柳梢青
谢家池阁。
翠桁香浓,琐纱窗薄。
夜雨灯前,秋风笔下,与谁同乐。
主人许我清狂,奈酒量、从来最弱。
颠倒冠巾,淋漓衣袂,醒时方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谢家庭院。
翠绿的屋梁上弥漫着花香,细碎的纱窗轻薄透明。
夜晚在灯光下听着秋雨,秋天在笔端写下思绪,却找不到一起分享快乐的人。
主人允许我放纵不羁,奈何我的酒量一直很差。
喝得颠三倒四,衣服也被汗水湿透,直到醒来才发觉自己醉了。
去完善
释义
1. 谢家:代指高门大户或权贵之家。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的好友或亲戚家。
2. 池阁:建在水边的楼阁,此处的“谢家池阁”可以理解为权贵人家的园林建筑。
3. 翠桁香:翠桁,绿色的帘子;香,香气,此处可理解为作者在描述园林的香气。
4. 琐纱窗:琐,雕刻的装饰花纹;纱窗,即带有装饰花纹的纱窗。
5. 夜雨:夜间下雨。
6. 秋风:秋天的风,这里用来形容季节。
7. 清狂:潇洒不羁的行为。
8. 颠倒冠巾:混乱的发型。
9. 淋漓衣袂:衣服被水湿透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谢家池阁”开篇,营造出一种古朴而又雅致的氛围。紧接着描绘出“翠桁香浓,琐纱窗薄”的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幽静的庭院之中。在这美好的环境中,诗人却感叹“夜雨灯前,秋风笔下,与谁同乐”,表达出自己孤独的心境。
下阙中,诗人以自嘲的口吻描述自己的“清狂”,虽然主人允许他尽情欢娱,但诗人却因为酒量太弱而无法尽兴。最后,诗人以“颠倒冠巾,淋漓衣袂,醒时方觉”收尾,既表达了诗人在醉酒后的放纵不羁,又凸显出诗人在清醒时的无奈与失落。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潇洒豪放却又孤寂忧郁的复杂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柳梢青》是宋代词人葛郯的一首词作,创作于公元1136年左右。在南宋时期,由于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诗词文化也繁荣起来。
葛郯在当时是一位文人,他生活在江南地区,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在这一时期的生活并不如意,仕途坎坷,但在诗词创作上却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词作以描绘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深受人们喜爱。
这首《柳梢青》就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词中以柳树为主要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景色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对柳树的描绘,也反映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总的来说,这首词既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葛郯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