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妩
渐新痕悬柳,澹彩穿花,依约破初暝。
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
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
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
千古盈亏休问。
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
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
故山夜永。
试待他、窥户端正。
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花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渐渐地,新绿的树叶挂在枝头,柔和的色彩穿过了盛开的花朵,仿佛打破了初升的月光。
就有了团圆的心情,深深地鞠躬,不知道在香径上相遇的是谁。
画眉的技巧还未熟练,猜想那月亮仙子,还带着离别的忧伤。
最令人喜爱的,是一曲银色的琴弦,小巧玲珑,宝蓝色的帘子挂在了秋天的寒冷中。
千古以来,月圆月缺的问题,让人感叹。
慢磨玉斧,也难以修补破碎的金镜。
太液池还在,只是凄凉的地方,还有谁再去描绘清新的景色。
故乡的夜晚很长。
试着等待,那窗外的山河,还见证了岁月的桂花影子。
去完善
释义
1. 渐新痕悬柳:新柳的嫩芽逐渐显现,像挂着的痕迹。
2. 澹彩穿花:淡色的色彩穿过花朵。
3. 依约破初暝:朦胧的月光映照在花树上,仿佛打破了初夜的黑暗。
4. 有团圆意:有团聚的愿望。
5. 深深拜:深深地鞠躬。
6. 相逢谁在香径:谁在花香的小路上相遇。
7. 画眉未稳:画眉的轮廓还未稳定。
8. 料素娥、犹带离恨:想那月亮仙子也带着离别的忧愁。
9. 最堪爱:最可爱的是。
10. 一曲银钩小:一首优美的曲子如银钩般优美。
11. 宝帘挂秋冷:华丽的帘子挂在秋天的寒冷中。
12. 千古盈亏休问:千古以来的盈亏不再过问。
13. 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感叹慢慢磨制的玉斧,难以修复破碎的镜子。
14. 太液池犹在:太液池还在。
15. 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凄凉的地方,有谁再次描绘清新的景色。
16. 故山夜永:故山的夜晚漫长。
17. 试待他、窥户端正:等待他,观察门庭的端正。
18. 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花影:看着远方的山川,桂花树已经衰老殆尽。
去完善
赏析
《眉妩》这首诗以优美的意象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新柳、花朵、月光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首句“渐新痕悬柳,澹彩穿花”,描绘了新柳垂下的新芽和花朵绽放的色彩,给人一种清新、愉悦的感觉。接下来“依约破初暝”,表达了月光洒在大地上,照亮了夜晚的景象,给人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氛围。
“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团圆和相逢的向往,以及对未知相遇的期待。诗人用“香径”这一意象,暗示了爱情的美好和无常。
“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这里通过素娥(月亮)的离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离别之苦的感慨。同时,这句诗还运用了拟人手法,使月亮具有了情感,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和富有诗意。
“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这里通过“银钩小”的音符和“宝帘挂秋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句诗将音乐与景物相结合,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多彩。
最后四句“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故山夜永。试待他、窥户端正。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花影”,诗人通过对千古盈亏的感叹,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这里还隐含着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眉妩》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诗意,令人陶醉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眉妩》是南宋词人王沂孙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276年左右,正值南宋末年,金兵南侵,山河破碎,家国沦丧的历史时期。
在这个特殊时期,王沂孙的人生际遇也颇有些波折。他曾入仕为官,但因时局动荡,最终辞官归隐。他的诗词作品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在《眉妩》一词中,王沂孙通过对女子眉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和家国情怀的感慨。他借“翠屏”、“玉楼”等意象,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通过“啼痕”、“泪滴”等词语,传达出对战乱时代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