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咏龙涎香
孤峤蟠烟,层涛蜕月,骊宫夜采铅水。汛远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红甆候火,还乍识、冰环玉指。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天云气。
几回殢娇半醉。翦春灯、夜寒花碎。更好故溪飞雪,小窗深闭。荀令如今顿老,总忘却、樽前旧风味。谩惜余熏,空篝素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孤独的岛屿仿佛环绕着烟雾,波涛层层堆叠犹如蜕变的新月,就像骊山宫夜里采集的铅水。远方的木筏在风中摇曳,梦境深处弥漫着蔷薇的露水,都化作了离别时的痛苦心情。红陶瓷的火候掌握恰到好处,似乎还能感受到那冰冷而圆润的手指。那一抹萦绕在窗帘上的翠绿影子,仿佛是海天的云气。
多少次曾经沉醉,剪断了春天的灯火,夜晚寒冷得连花儿也碎了。更想念故乡的溪流飘雪,窗户紧闭。现在的荀令已经老去,总是忘记了酒前的滋味。徒然惋惜剩下的熏香,白白浪费了干净的棉被。

去完善
释义
1. 孤峤蟠烟:孤孤立的海岛上升起的炊烟,“蟠”意为盘绕。
2. 层涛蜕月:波涛翻涌如层层的月亮。
3. 骊宫:古代宫殿。
4. 铅水:古人认为龙涎香是由海中的铅变成的,因此这里用铅水来代指龙涎香。
5. 汛远槎风:槎是木筏,这句意指在遥远的地方采集龙涎香。
6. 梦深薇露:薇露指蔷薇花的露水,这里用来形容龙涎香的香气。
7. 心字:佛教经典中常见的“心”字符号,此处指龙涎香的形状。
8. 红甆候火:红瓷器在等待烧制的过程。
9. 冰环玉指:形容龙涎香晶莹剔透的形状。
10. 萦帘翠影:绿色的帘幕上映出的影子。
11. 海天云气:海上天空的云彩。
12. 殢娇半醉:温柔多情,略有醉意。
13. 翦春灯:剪春花图案的灯笼。
14. 故溪飞雪:故乡的小溪上飘落的雪花。
15. 荀令:荀彧,曹操的谋士,以擅长品鉴酒香著名。
16. 谩惜余熏:徒然惋惜剩下的熏香。
17. 空篝素被:床上空空如也,只有一床洁白的被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孤峤蟠烟,层涛蜕月”开篇,以“骊宫夜采铅水”为引子,带出了龙涎香的产地及其采集过程的神秘和艰辛。同时,也以“汛远槎风,梦深薇露”的意象描绘出海上冒险的精神意境。接下来的“红甆候火,还乍识、冰环玉指”描述了龙涎香在高温烧制下,由液态凝结为固态的形状变化。“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天云气”则勾勒出了龙涎香烟气缭绕的美感,以及其与海天云气的关联。
随后,作者笔锋一转,开始描写人与龙涎香的互动:“几回殢娇半醉。翦春灯、夜寒花碎”,刻画的是人们品鉴龙涎香的情景。而“更好故溪飞雪,小窗深闭”则暗示出龙涎香的香气可抵御寒冷,带来温暖。紧接着,用“荀令如今顿老,总忘却、樽前旧风味”展现了时光流逝中,人们对于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最后两句“谩惜余熏,空篝素被”则表达了失去美好的遗憾和无奈,同时也是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的拥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天香·咏龙涎香》是南宋词人王沂孙创作的古诗词,大致在公元1260年左右。这段时间正是南宋末期,元朝即将入主中原的历史节点。词人在国家山河破碎、战乱纷飞的背景下,展现出对美和理想的执着追求。
王沂孙生活在一个物是人非的朝代更替时期,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他饱受战争离乱之苦,面对社会动荡时局深感无力回天。所以他的词作往往充满了孤独忧郁的情绪,渴望寻求心灵的寄托。他作品中的“龙涎香”暗喻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沉感慨。
此时正是元朝势力逐渐南下之际,蒙古铁骑一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南宋朝廷却苟且偷安、醉生梦死。王沂孙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以“龙涎香”为题表达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时代变幻、民族存亡的忧虑。从这首词中可以看出词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也流露出他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忧国忧民的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