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九诵·箕子

标题包含
九诵·箕子
伟夫子之正谅兮适遭世以离尤,悼祖宗之累积兮大命颠而逢忧。 忠良屏远兮谗谀浸昌,神龟在涂兮虺蟒升堂。 紫鸾笯置兮鸩羽飞扬,驺虞潜逐兮豺虎纵横。 江蓠鉏割兮钩吻日滋,芳荃不御兮蔓草难图。 比干剖心兮夫子佯狂,蒙难以正兮大明其伤。 灵修不察兮国以云亡,旧邦维新兮武功以成。 囚奴释辱兮作宾於王,九畴演绎兮大法以彰。 五事钦明兮君道日隆,彝伦攸叙兮庶政其凝。 朝鲜分封佤夷貊化行,传国中山兮蕃子以孙。 庙貌有严兮祀典攸存,岁时奉事兮斯千万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伟大夫子的正直宽容,却遭遇世人的指责,悲痛于祖先积累的恩泽,国家命运却在忧虑中沉沦。忠诚贤良之人远离朝政,诽谤阿谀之声不断壮大,神龟在路上行走,却被蛇蝎占据朝廷。凤凰被关入笼子,鸩鸟展翅高飞,瑞兽驺虞隐匿踪迹,豺狼虎豹却横行霸道。江蓠和钩吻日益生长,芬芳的花木却被弃置一旁,无法遏制蔓延的杂草。比干剖心牺牲,夫子假装疯狂,以困境正道,光明受到伤害。君王不明智,国家走向衰亡,新的秩序得以建立,武功得以成就。释放俘虏,解除他们的屈辱,成为君王的宾客,九畴之道得以展现。君主之道日益显明,国家法制井然有序,各地习俗得到传播,中山之地繁衍生息。庙宇庄严肃穆,祭祀大典代代相传,年年都有供奉的事宜,愿千年万年永享祭祀。
去完善
释义
1. 伟夫子之正谅兮适遭世以离尤:伟,意即伟大;夫子,此处指孔子;正谅,公正善良之意;适,恰好;遭,遭遇;离尤,遭受罪过。此句意为:伟大的孔子正直善良却不幸碰到了充满恶行的世界。 2. 悼祖宗之累积兮大命颠而逢忧:悼,哀悼;祖宗,祖先;累积,代代相传的功业;颠,颠覆;逢忧,遇到忧愁之事。这句诗表达诗人对祖国悲惨命运的忧虑。 3. 忠良屏远兮谗谀浸昌:忠良,忠诚贤良之人;屏远,疏远之意;谗谀,诽谤谄媚之人;浸昌,逐渐增长。这句话意味着社会上的好人被排挤,小人得志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4. 神龟在涂兮虺蟒升堂:神龟,寓意智慧;涂,道路;虺蟒,有害的爬行动物;升堂,指进入高阶层。这一句暗示着社会上充满了阴谋诡计和邪恶力量。 5. 紫鸾笯置兮鸩羽飞扬:紫鸾,一种凤凰;笯置,被关押的意思;鸩羽,有毒的羽毛;飞扬,飘荡飞扬。这句话表达了恶人得势,陷害贤良的社会状况。 6. 驺虞潜逐兮豺虎纵横:驺虞,一种象征仁爱的动物;潜逐,暗中追赶;豺虎,比喻凶狠残暴之人;纵横,形容四处横行。这句话描绘了奸邪之人在暗处为非作歹的情景。 7. 江蓠鉏割兮钩吻日滋:江蓠,一种草本植物;鉏割,砍伐之意;钩吻,一种剧毒的植物;日滋,日益增加。这一句描述了社会中恶行日益严重的情况。 8. 芳荃不御兮蔓草难图:芳荃,芳香的木头;不御,无法抵挡;蔓草,蔓生的杂草;难图,难以治理。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社会混乱现象的无奈。 9. 比干剖心兮夫子佯狂:比干,商朝末年的贤臣,因劝谏纣王而被杀害;夫子,孔子;佯狂,假装疯狂。这一句写的是孔子的悲剧命运。 10. 灵修不察兮国以云亡:灵修,君主;不察,不明察;云亡,像云一样消散,指国家灭亡。这一句是诗人对国家灭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11. 旧邦维新兮武功以成:旧邦,指古代的国家;维新,变革创新;武功,武力征服;以成,得以成功。这一句描绘了国家的重生以及武力的强大。 12. 囚奴释辱兮作宾於王:囚奴,被囚禁的奴隶;释辱,解除侮辱;作宾於王,成为国王的宾客。这一句是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13. 九畴演绎兮大法以彰:九畴,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理念;演绎,推理演绎;大法,基本的法律原则;以彰,使之明显。这一句强调了法治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性。 14. 五事钦明兮君道日隆:五事,古代政治理论中的五种美德;钦明,钦佩光明正大之人;君道,君主之道;日隆,日益昌盛。这一句赞美了贤明的君主。 15. 彝伦攸叙兮庶政其凝:彝伦,常理;攸叙,自然安排;庶政,各种政务;其凝,趋于稳定。这一句强调秩序的重要性,以及对社会治理的期望。 16. 朝鲜分封佤夷貊化行:朝鲜,朝鲜半岛地区;分封,封建制度下的土地分配;佤夷貊,指朝鲜地区的各民族;化行,教化推行。这一句描述了朝鲜地区的民族融合。 17. 传国中山兮蕃子以孙:传国,传承国家;中山,山中的国家;蕃子,诸侯国的子孙;以孙,繁衍后代。这一句寓意国家的发展与传承。 18. 庙貌有严兮祀典攸存:庙貌,庙宇的样子;有严,庄严肃穆;祀典,祭祀仪式;攸存,长久存在。这一句表达对庙宇及祭祀仪式的尊重。 19. 岁时奉事兮斯千万年:岁时,一年四季;奉事,供奉事物;斯,如此;千万年,很长时间。这一句表示要永远铭记历史的教训。
去完善
赏析
《九诵·箕子》鲜于侁这首古体诗描绘了殷商末期的一幕历史剧:其时天下混乱,鲜于侁对箕子的遭遇表现出深切的同情和赞美。全诗共分为九段,每一段都代表着一种历史的启示和教训。 首段述说当年繁盛的殷商王朝瞬间倾覆,连箕子这样的贤者也被无辜地卷入纷争之中。诗人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来描绘这一情景,如“忠良屏远”、“谗谀浸昌”,充分显示出政治的黑暗和残暴。 第二段描述朝政腐败,正直之士遭受排斥,而奸邪之人却步步高升。其中,“神龟在涂兮虺蟒升堂”这一句以比喻方式揭示了这种不合理现象的严重性。 接下来的几段继续讲述了殷商的衰落和箕子的无奈。如第三段的“紫鸾笯置兮鸩羽飞扬”暗指朝中一些人的虚伪险恶;第五段的“比干剖心兮夫子佯狂”则道出了箕子在此时的处境——比干因劝谏纣王被杀,而箕子选择假装疯狂以求保全性命。 第八、第九段展现了箕子为恢复殷商基业所作出的努力和成就。最终,他成功地使殷商中兴,并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鲜于侁对箕子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于忠诚和智慧的理解与尊重。 总的来说,鲜于侁的《九诵·箕子》用鲜明的形象和凝练的语言展现了一段引人深思的历史故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箕子的伟大品质和高尚情操,还通过对历史的反思,传递出了许多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和政治智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九诵·箕子》是北宋著名文人鲜于侁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北宗仁宗时期,也就是公元1058年前后。在这段时间里,鲜于侁经历了科举失败、官场浮沉和亲人离世等多重人生波折,这些经历使他对人生的感悟更加深刻,也激发了他的文学创作灵感。 在这个时期,北宋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如苏轼、黄庭坚等。他们的诗歌作品对鲜于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既有豪放不羁的个性,又有深沉内敛的情感。 鲜于侁在诗中以箕子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箕子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人物,他是商朝末年的贤臣,曾辅佐商纣王治理国家。然而,由于纣王的暴政,箕子选择了离国隐居,后来成为了周朝的始祖。鲜于侁通过描绘箕子的形象,表达了他在面对黑暗现实时的无奈和对理想的坚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