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行
轻薄儿,面如玉,紫陌春风缠马足。
双蹬悬金缕鹘飞,长衫刺雪生犀束。
绿槐夹道阴初成,珊瑚几节敌流星。
红肌拂拂酒光狞,当街背拉金吾行。
朝游鼕鼕鼓声发,暮游鼕鼕鼓声绝。
入门不肯自升堂,美人扶踏金阶月。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英俊少年,面容如玉般完美无瑕;在紫陌大道上,春风轻拂马蹄。脚踏金缕飞鹘鞋,身穿雪白犀牛皮镶边的长衫。
翠绿的槐树在道路两旁,树荫如盖;艳丽的珊瑚枝条与璀璨的流星交相辉映。皮肤红润,满面酒气,却仍潇洒自如;在街头巷尾,恣意纵马,无所畏惧。
白天出游时,鼓声隆隆;夜晚归来时,鼓声渐渐沉寂。不愿独自步入高堂,却在美人的扶持下,踏上月光洒满的金阶。

去完善
释义
1. 紫陌:指京城郊野的道路。
2. 鹘:一种鸟,俗称“鸽子”。这里指马蹄上的装饰。
3. 雪生犀:白色的犀牛角。这里指衣袖。
4. 珊瑚:借指帽子。
5. 流星:指鞭子。
6. 红肌:指皮肤白皙。
7. 酒光狞:形容喝酒的样子。
8. 金吾:古代官名,负责维护京城治安。
9. 鼕鼕鼓:古代打击乐器,用于宴会和庆典。
10. 美人:指妻妾或歌妓。
11. 金阶:指富贵人家的台阶。

去完善
赏析
《公子行》顾况描绘了贵族公子的风流豪奢之态。“轻薄儿,面如玉”一句开篇即展现了一位翩翩公子形象。接下来通过描述其马的装饰以及衣物,进一步凸显其奢华气质。如“双蹬悬金缕鹘飞,长衫刺雪生犀束”展现出公子鞍马的华美及衣物的精致。
诗中的“绿槐夹道阴初成,珊瑚几节敌流星”,则以风景来衬出主人公的地位与风度。接下来的“红肌拂拂酒光狞,当街背拉金吾行”则描绘出了这位公子放纵、醉生梦死的日常生活。而最后两句“朝游鼕鼕鼓声发,暮游鼕鼕鼓声绝。入门不肯自升堂,美人扶踏金阶月。”更加鲜明地展现了这位公子昼夜狂欢的生活状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和细节的描绘,生动展示了一幅繁华落尽的画卷,既体现了作者对贵族公子生活的不满与批判,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公子行》是唐代诗人顾况的一首乐府诗。这首诗创作于唐代贞元年间(公元785年-805年),当时唐朝经历安史之乱后,社会矛盾激化,士人阶层的风气也发生了变化。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顾况创作了这首描绘公子哥儿生活奢侈、不务正业的诗歌,以此来讽刺当时的士人风气和社会现象。
顾况本人在当时是一位有识之士,他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对社会的弊端有深刻的认识。他在诗歌中通过对公子哥儿生活的描绘,揭露了当时社会上富家子弟的奢靡之风和不思进取的心态。同时,顾况也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希望世人能够有所警醒,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