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霍童 其四
翠筿轻挑绿酒,紫芝闲对黄冠。
半醉风回铁笛,中宵冷露瑶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翠绿的小竹轻轻挥舞着绿色的酒旗,紫色的灵芝悠闲地面对着黄色的道冠。在微醺的风中吹响了铁质的横笛,半夜里冰凉的露水滴落在玉石铺成的祭坛上。
去完善
释义
翠筿:翠竹。筿,细小的竹子。
绿酒:古代的一种绿色酒,据说有去病延年的功效。
紫芝:紫色的灵芝草,被认为是一种珍贵的药材。
黄冠:黄色的道士帽子,这里代指道士。
铁笛:铁制的笛子。
瑶坛:道士们举行法事的地方,通常用玉石装饰。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友人游玩于山间的诗。在幽美的环境中,诗人与友人们享受着自然之美,品尝着美酒佳肴。诗歌通过对翠筿、紫芝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歌通过“半醉”和“中宵”等词汇,展现了诗人沉浸在这美景中的喜悦心情,以及在这宁静的夜晚独自欣赏这美景的孤寂之情。全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感,体现出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高超的文学技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霍童 其四》是明朝诗人陈嘉言的一首山水诗。这首诗创作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
在这个时期,陈嘉言正生活在家乡福建莆田。他是一位业余文人,以诗歌创作作为自己消遣娱乐的方式。在闲暇之余,他喜欢游览家乡的山川美景,将所见所闻化为诗句,抒发自己的情感。
明朝万历年间,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在这样的背景下,陈嘉言有机会接触到更多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同时,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也受到文人墨客的推崇,为陈嘉言提供了良好的创作氛围。
在这首《游霍童 其四》中,陈嘉言通过对霍童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他将这些情感融入到山水景色之中,使诗歌具有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和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