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袁氏东隅书舍
积善君家庆有馀,林泉静处乐安居。元回庭下梅先发,春到窗前草不除。风气入帘生几席,芸香满架润诗书。丈夫自有飞腾志,晚驾蒲轮就聘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你在一个善良的家庭里生活得幸福而富有,在宁静的树林和山泉之间快乐地安居乐业。早春时分,庭院里的梅花率先绽放,春天来临时,窗前的杂草也不用去除。春风吹拂着窗帘,给书桌带来了生机;书架上的芸香草散发出香气,滋润着诗书。男人应该有远大的志向,虽然晚年时会因为身体原因而放慢步伐,但依然会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去完善
释义
1. 袁氏:指居住在袁家的人或家庭。
2. 东隅:太阳初升的地方,引申为开始或童年。这里可以理解为袁家的一处住宅。
3. 书舍:书房或学习的地方。
4. 积善:积累善行,积德行善。
5. 君家:您的家庭。
6. 庆有馀:表示吉祥,幸福和顺利。
7. 林泉:树林和水源,常用来形容环境清幽的地方。
8. 静处:安静的地方。
9. 安居:安稳地居住。
10. 元回:即“元夜”,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
11. 庭下:庭院中。
12. 梅先发:梅花在冬天和春天之间开放,这里是说梅花比别的花先开。
13. 春到:春天到来。
14. 窗前:窗户前面。
15. 草不除:杂草不清理,这里是说春天来临时,草木生长旺盛,作者不去清理杂草,以示尊重自然之意。
16. 风气:风吹过的气味。
17. 入帘:吹进窗帘。
18. 生几席:使茶几和坐席充满生机。
19. 芸香:一种植物,可驱蚊虫。
20. 满架:堆满书架。
21. 润诗书:滋润书香的氛围。
22. 丈夫:成年男子。
23. 自有:自身具备。
24. 飞腾志:远大的志向。
25. 晚驾:晚年时。
26. 蒲轮:古代官员乘坐的一种竹制交通工具。
27. 就聘车:接受聘请的车马,这里表示接受国家的任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拜访袁氏东隅书舍时的所见所感。首联“积善君家庆有馀,林泉静处乐安居”表达了诗人的赞美之情,赞扬主人家的善良品德和宁静的生活环境。颔联“元回庭下梅先发,春到窗前草不除”形象地描绘了书舍周围的自然景观,表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颈联“风气入帘生几席,芸香满架润诗书”进一步描述了书舍的书卷气和学术氛围。尾联“丈夫自有飞腾志,晚驾蒲轮就聘车”则传达了诗人对主人远大抱负的肯定和支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和袁氏东隅书舍之间深厚的友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袁氏东隅书舍》是明代诗人陈嘉言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明朝初期,正值国家初定、百废待兴之际。
陈嘉言作为一位江南才子,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才华横溢,年轻时曾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然而,他在科场上屡试不第,未能施展抱负,只能回乡教书度日。这一时期,陈嘉言的生活充满了困顿和无奈。
明朝初年,虽然社会逐渐安定,但由于战乱频繁,百姓生活仍然困苦。许多知识分子在政治失意后,纷纷选择投身教育事业,希望通过培养人才来振兴国家。陈嘉言也不例外,他在故乡创办了一所私塾,希望将自己的学识传授给更多的人。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陈嘉言来到了袁氏东隅书舍,看到了这里的莘莘学子,心中感慨万分。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题袁氏东隅书舍》,表达了对知识的尊重和对年轻学子的期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