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永新县春风亭

标题包含
永新县春风亭
三年到此百无功,种得桃花满县红。 此日不能收拾去,一时分付与东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三载辛勤地忙碌,百花盛开的春日景象终于换来; 今日美景正盛无法带走,全托付给春风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永新县:古县名,在今江西省西部。 2. 春风亭:亭名,具体位置不详。 3. 三年:指诗人担任永新县令的时间。 4. 百无功:形容在任期间无所作为。 5. 种得桃花满县红:比喻在任期间有所成就。 6. 收拾去:指离开此地。 7. 一时分付与东风:将未完成的事务交给接替者处理。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永新县春风亭》中,元绛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春风亭的美景和情感。开篇两句“三年到此百无功,种得桃花满县红”表明诗人来此已有三年,但似乎没有什么成就,只是种下了满县的桃花。这里表现了诗人的自嘲和自我调侃,同时也暗示出他的无奈和失落。然而,这种情绪在第三句“此日不能收拾去”中得到了转变,诗人表示不能将这美好的景色带走,显示出他对美景的热爱和珍惜。最后一句“一时分付与东风”则意味深长,诗人将这美丽的景色托付给东风,象征着一种顺其自然、顺应天意的豁达态度。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风亭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永新县春风亭》是宋代著名文人元绛所作的一首词。此诗创作于公元960年至1127年的宋代。在那个时候,由于科举制度的完善,文人士大夫阶层逐渐崛起,元绛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均有显著的成就。 元绛这一时期的创作深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一方面,由于北宋时期的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因此他的词作中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另一方面,由于元绛身处官宦世家,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了解,他的词作中也反映了对民间疾苦的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例如在这首《永新县春风亭》中,元绛通过对春风亭的美景描绘,表达了对国泰民安的期盼。然而,在他的一些其他词作中,如《满江红·怀感》等,则流露出对国家危亡的忧虑和壮志难酬的感慨。总的来说,元绛的词作既反映了宋代的社会风貌,也展现了他个人的才情与抱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