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纪事济
宝剑双辘轳,锷吐青芙蓉。
临歧一脱赠,恍若腾蛟龙。
君行感我怀,起视云海空。
百年阅幻境,万里吹飞蓬。
登天览余晖,孰挽蒙汜东。
诗书古有立,贫贱道何穷。
常希日月私,独负雨露功。
长卿卧茂陵,不为世所容。
季子黑貂弊,当年怨秋风。
丹涂困布衣,渭水悲钓翁。
山松落涧草,海鹤羞樊笼。
大运自古来,俯仰那能终。
感兹不成欢,别去何匆匆。
城南登高丘,眺远情所钟。
一水泻寒练,断云引归鸿。
中座击筑心,醉吟气颇雄。
兴落远天碧,思染秋山红。
睽离自兹始,梦绕青林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挥剑如蛟龙腾空,离别时分赠送情谊。
目睹云海,感受你的离去。
经历风雨变幻,一生奔波不定。
站在高处,遥望夕阳落下,谁又能拉住时光的车轮?
诗书之中自古有名士,贫穷又如何阻止他们追求真理?
期待与日月为伴,却独自背负世人误解。
司马相如赋于茂陵,不被世人接纳;苏秦身着黑貂裘,终年怨恨秋风;吕尚垂钓于渭水,仍受世间之苦;山中松柏,涧边青草,皆羞于成为樊笼之鸟。
命运自古便已注定,一生难逃俯仰之间。
离别之际心情沉重,城南登上高丘,远眺远方寄深情。
寒流之下一条江水,浮云飘过带来归鸿。
筑起心中的堡垒,醉意中仍能豪放,远天的风景衬托出我的思绪。
自此别离,梦境环绕着青林红叶。
去完善
释义
宝剑双辘轳:辘轳,古代金属剑的装饰,双辘轳指剑柄上的两个装饰。
青芙蓉:比喻剑刃的光彩,这里形象地描绘出剑刃在阳光下闪耀的样子。
临歧一脱赠:临歧,临近分别的时刻;一脱赠,随手解下赠送的意思。
恍若腾蛟龙:形容宝剑的锋利和迅速。
百年阅幻境:百年,时间漫长;阅幻境,经历世事如梦幻泡影的感觉。
万里吹飞蓬:飞蓬,指随风飘散的草籽,这里象征远离故乡的人。
孰挽蒙汜东:孰,谁;挽,拉回;蒙汜,指的是太阳沉没的地方,即西方;这句话是说谁能将西沉的太阳再拉回东方。
诗书古有立:意思是说依靠诗书可以在世上立足。
贫贱道何穷:意思是贫困低贱并不影响一个人坚守道德。
常希日月私:期望得到如同日月那样的平等对待。
独负雨露功:认为自己未能像天地间的万物一样得到阳光的滋润。
长卿卧茂陵:长卿,司马相如的字;卧茂陵,指司马相如在长安的住处,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司马相如那样获得功名。
季子黑貂弊:季子,指苏秦,字季子,战国时期的纵横家;黑貂弊,指苏秦穿着破旧的黑色貂皮大衣,表达作者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丹涂困布衣:丹涂,红色的涂饰;布衣,普通百姓,这里是说红色对于普通人来说是遥不可及的。
渭水悲钓翁:引用姜子牙垂钓渭水的典故,表达对才学被埋没的哀伤。
山松落涧草:山松,高大的松树;涧草,山谷中的小草,这句比喻高低贵贱的差距。
海鹤羞樊笼:海鹤,飞翔在天的高洁之物;樊笼,关鸟的木笼,这里是说高尚的品质不愿被世俗束缚。
大运自古来:指命运自古以来就难以把握。
城南登高丘:登高丘,登上高处,眺望远方。
一水泻寒练:一水,一条河流;泻寒练,形容河水如寒冷的绸带般流淌。
断云引归鸿:断云,零散的云朵;归鸿,南飞的大雁,象征着远方的故人。
中座击筑心:中座,中间的位置;击筑心,弹琴抒发心意。
醉吟气颇雄:醉吟,饮酒赋诗;气颇雄,诗歌气势豪迈。
兴落远天碧:兴落,兴致消失;远天碧,远方的天空一片碧绿,比喻视野开阔。
思染秋山红:思染,思念的心情渲染了周围的事物;秋山红,秋天的山峰一片红色,比喻内心的伤感。
睽离自兹始:睽离,分离;自兹始,从这一刻开始。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送别友人赴任的诗词,诗人在此表达出对于友情、理想与现实的深思。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生动,例如宝剑、芙蓉、飞龙、云海、飞蓬等,诗人以这些形象描绘出友人的抱负和诗人的担忧。同时,诗人运用了许多历史人物如长卿、季子、布衣、钓翁等来比喻友人的遭遇,以此寄托自己深深的感慨。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则表达了与朋友离别时的惆怅和不舍之情。总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豪情壮志又有儿女情长,是送别诗的上乘之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黄纪事济》这首诗是明朝诗人王偁于明武宗正德年间(1506-1521年)创作的送别诗。在这个时期,明朝正处于社会动荡、政治腐败、宦官权势熏天的状态。而王偁本人则在弘治十五年(1502年)考中进士后,历任御史、按察使等职,却因直言敢谏、刚直不阿的性格而被贬谪。在这样复杂的社会背景下,王偁结识了黄纪事济这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度过了艰难的岁月。
在这首诗中,王偁表达了对黄纪事济的深情厚谊和临别之际的依依惜别之情。他提到两人曾共度艰辛,互相鼓励,共同追求正义事业。而今黄纪事济即将离去,他不禁生出深深的离愁别绪。这种情感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尤为珍贵,因为人们普遍承受着宦官势力压迫、政治斗争带来的困扰,能够在艰难时世中建立真挚友谊实属不易。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