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过震泽别业次壁间韵

标题包含
过震泽别业次壁间韵
一櫂烟波震泽空,笔床茶灶满清风。 桑磐自是君家味,何羡区区涪上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支小舟在烟雾弥漫的水面上荡漾,静静地感受着湖面的宁静。在这样的环境中,书写和烹茶都是极其美好的事情。眼前的景象让人想起自家的桑叶和蚕茧,这些丰收的味道怎么能不让我们陶醉其中呢?又何必羡慕那涪江边的渔夫呢!
去完善
释义
《过震泽别业次壁间韵》是一首描绘震泽风光的诗。以下是该诗的注释: 1. 震泽:地名,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境内,现为太湖南部的一部分。 2. 别业:即别墅,指在乡村或其他风景区建造的供人们休憩居住的房屋。 3. 壁间韵:壁间的诗句韵律。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参照了前人书写在墙壁上的诗句韵律。 4. 一櫂(zhào):一枝船桨,这里用来形容孤舟独行的场景。 5. 烟波:烟雾弥漫的水面,这里用来形容震泽湖面的景象。 6. 笔床:一种放置毛笔等文具的用具。 7. 茶灶:烹煮茶水的小炉灶。 8. 清风:清凉的风,这里用来形容震泽别业的宜人环境。 9. 桑磐(pán):古同“盘”,指盛物的盘子,这里用来形容桑树结出的果实。 10. 君家味:指来自家乡的滋味。 11. 区区:小,这里用来形容涪翁的地位不高。 12. 涪(fú)上翁:指唐朝诗人杜甫,他在四川涪江上游建有草堂,故称涪翁。
去完善
赏析
《过震泽别业次壁间韵》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和隐逸生活的诗词。诗中以“一櫂烟波”描绘了湖面宁静的美景,而“笔床茶灶满清风”则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桑磐自是君家味”表达出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意,最后一句“何羡区区涪上翁”则体现了诗人不为名利所动的品质,展现了其独立的人格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震泽别业次壁间韵》是南宋诗人孙锐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79年,即南宋孝宗淳熙六年。这一时期,孙锐正受到皇帝的宠爱,被封为翰林院学士。然而,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并不稳固,时常受到排挤和诽谤。这使得孙锐在政治生涯上感到失望,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南宋王朝刚刚建立不久,面临着金国的侵略压力。为了巩固国防,皇帝积极推行北伐政策,但朝中大臣却分为主战派和主和派两大阵营。孙锐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虽然对北伐抱有期望,但他深知战争的残酷性,因此在诗歌中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 在此背景下,孙锐创作了这首《过震泽别业次壁间韵》,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热爱和对战争的不满。诗句中描绘了震泽优美的自然风光,以及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祥和,以此来反衬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同时,诗人还通过描述自己闲适的生活,表现出了他对现世纷争的无奈与逃避。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