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郡王还乡
貤恩乘传别金銮,老大门楣翠凤冠。
咫尺玉阶沾露后,尚方丹诏落云端。
新谐甥舅瞻蒲璧,世笃明良洒紫翰。
遥拜圣明归梓里,望风父老笑歌欢。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感谢皇恩离宫赴任,贵族世家光彩照人。
近距皇宫犹如沐浴朝露,皇家的诏书如同从天而降。
新结交的亲戚共赏宝璧,忠诚良善普洒光辉。
遥祝皇上万岁回乡,沿途百姓欢乐颂歌。
去完善
释义
《杨郡王还乡》是一首描绘古代官员回乡的诗歌。下面是每句诗的解释:
1. 貤恩:指皇帝的恩典。
2. 乘传:乘坐驿车。这里指官员回乡时所乘的交通工具。
3. 金銮:金銮殿,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这里代指朝廷。
4. 翠凤冠:古代贵族妇女的头饰,这里用来形容女眷的尊荣。
5. 咫尺:距离很近的意思。玉阶:宫殿前的台阶。沾露:这里是沐浴皇恩的意思。
6. 尚方丹诏:尚方是古代宫廷制造物品的机构,丹诏指的是皇帝颁发的诏书。这里指皇帝对官员的任命或嘉奖。
7. 新谐甥舅:甥舅指关系较近的亲戚。这句诗表示亲戚之间的关系和谐融洽。
8. 瞻蒲璧:瞻蒲是一种古老的习俗,蒲璧是指古代的玉器。这里用来形容家族的繁荣昌盛。
9. 世笃明良:表示家族世代忠诚善良。
10. 洒紫翰:紫翰指皇帝的诏书。这句诗表示家族受到了皇帝的嘉许。
11. 遥拜圣明:表示对皇帝的尊敬。
12. 归梓里:回到家乡。
13. 望风父老:这里的父老指家乡的老人。这句诗表示家乡的百姓为官员回乡感到高兴。
14. 笑歌欢:表示欢声笑语,表达了节日般的气氛。
去完善
赏析
《杨郡王还乡》孙锐这首诗描绘了杨郡王受到皇帝的宠爱和信任,荣耀地回到家乡的场景。首联描述了杨郡王离开皇宫,受到皇帝的恩典;颔联描绘了他带着皇帝的旨意回到故乡;颈联则描绘了家乡的人们对他表示尊敬和欢迎;尾联则表达了对皇帝的祝福和对家乡的热爱。整首诗充满了喜庆的气氛,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杨郡王还乡》这首古诗出自宋代诗人孙锐之手。据考,此诗创作于公元1119年前后,正值北宋末年。当时的杨郡王,即杨泽民,因忠诚耿直、战功赫赫而受到皇帝器重。在中原混战之时,他携家眷回乡,在江西永丰一带创建了多所书院,培养人才,得到了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和爱戴。
在那个战乱频仍的年代,孙锐这位江南才子曾屡次应试不第,无奈寄情山水。但他仍然关心国家大事,目睹了杨家将的英勇事迹和民间疾苦,有感而发地创作了这首描绘杨郡王还乡的诗歌。在诗中,孙锐表达了对杨家将忠诚、英勇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家国之思、故乡之情的深切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