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上元夜送沈伯时赴南康山长

标题包含
上元夜送沈伯时赴南康山长
十载从游吾道南,山斋苜蓿澹于甘。 飞鱼想得三台兆,待雪空余□丈函。 席冷几番驯白鹿,罗传此夜赋黄柑。 太平不日经筵召,好把鳞书早晚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十年来我跟随你的教诲,在山间的住所里生活简朴平淡却内心甘甜。我想像着有朝一日能够如飞鱼般腾飞,受到朝廷的赏识和重用,只等待时机的到来。在寒冷的夜晚,我与白鹿为伴,共同度过无数个日夜。此时,我们欢聚一堂,共享美食,赋诗颂词。期盼着能有那么一天,受到皇帝经筵的召见,我们将第一时间分享这个好消息。
去完善
释义
1. 十载从游:指作者与沈伯时在南方一起游学有十年之久。 2. 吾道南:原指儒家学说自北方传至南方。这里是指他们所坚持的道德理念与学术追求。 3. 苜蓿:一种草本植物,嫩叶可食用,这里象征粗淡的生活。 4. 澹于甘:味道比甘美的食物更清淡,意味着虽生活简朴,却怡然自得。 5. 飞鱼:古代官员任命的一种仪式。此处喻指沈伯时被任命为南康山长。 6. 三台:星名,主文运,兆示科举及第。 7. □丈函:可能是印刷错误,无法找到确切的解释。 8. 白鹿:寓意吉祥,代表受到朝廷重视。 9. 罗传此夜赋黄柑:指他们在元宵夜聚会赋诗的场景。 10. 经筵召:皇帝在宫殿设宴召集大臣商议政事,期待沈伯时有朝一日能参与这样的国家大事。 11. 鳞书:鱼雁传书,古代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用于表达希望对方早日传达好消息的心情。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孙锐的《上元夜送沈伯时赴南康山长》中,诗人通过描绘送别场景以及期待中的未来景象,表达了与友人共度的时光和相互之间的深厚感情。"十载从游吾道南,山斋苜蓿澹于甘"表现了诗人与朋友长达十年的交情,两人共同探讨学问,相处和谐。接下来"飞鱼想得三台兆,待雪空余□丈函"则暗示了友人的才能得到了认可,但还需要等待时机。"席冷几番驯白鹿,罗传此夜赋黄柑"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共度欢乐的时光,彼此在学业和生活中互相支持。最后"太平不日经筵召,好把鳞书早晚探"表达了作者祝愿友人早日得到重用的期望,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国家安定繁荣的热切期盼。整体来看,这首诗歌颂了友谊、才学和理想,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上元夜送沈伯时赴南康山长》是南宋诗人孙锐在公元1235年所创作的。这个时期,中国正值宋金交战的时期,南宋面临着严重的军事压力和民族矛盾。 孙锐,字邦直,号香山居士,是南宋的一位文人官员,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从地方官吏到朝廷重臣,他的政治生涯充满了艰辛。然而,正是这些人生经历,使他对国家和民族的苦难有着深刻的认识,也使他更加珍视友谊和亲情。 在这首诗中,孙锐以元宵佳节为背景,表达了对即将离别的友人沈伯时的不舍之情。同时,通过描绘夜晚的繁华景象,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展现了他对时代的深刻洞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