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杨广文六十解组南还时署邑篆事
五载琴堂奏未央,乌纱紫绶鬓苍苍。
三鳣已集弘农兆,五柳仍分彭泽芳。
廉石一车归吏部,清风两袖付中郎。
山间甲子君知否,好向关西卧夕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五年的学习,演奏古琴的技巧还没有到达尽头,这头黑发已经因岁月的痕迹而变得苍白。曾经梦想着弘农别墅的生活,追求着陶渊明般隐逸的自由。虽然现在官职甚高,却仍坚持廉洁自律的原则,将车上的“廉石”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两袖清风交给忠诚的中郎将。虽然身居高位,但您是否知道在这山间我已经过了六十岁呢?现在只想过着田园生活,枕着山风观望着关西的夕阳。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寿杨广文六十解组南还时署邑篆事:这首诗是庆祝杨老师六十岁退休后回到家乡的诗篇。
2. 五载琴堂奏未央:表示在杨老师主持的地方官署工作已有五年时间,表达了尊敬与赞赏。
3. 乌纱紫绶鬓苍苍:描述杨老师年老的形象,头发苍白但精神矍铄。
4. 三鱣已集弘农兆:指的是古代官员退休的标志,寓意着人生的圆满与祥和。
5. 五柳仍分彭泽芳:将杨老师的退休生活比喻成陶渊明的田园生活,表达其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6. 廉石一车归吏部:用“廉石”指代清廉正直的品质,表达对杨老师的赞美。
7. 清风两袖付中郎:表示杨老师离去时留下的只有清风正气,体现了他的品格高尚。
8. 山间甲子君知否:询问杨老师是否了解自己的年龄,暗含对他高龄的钦佩。
9. 好向关西卧夕阳:祝愿杨老师退休后可以过上轻松自在的生活,安享晚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寿星的名义赞颂了杨广文在任五载的成绩和他解组南还时的形象。"五载琴堂奏未央"描述他在官职上的勤勉努力;"乌纱紫绶鬓苍苍"写他虽年华老矣但依然坚守职责的坚忍形象。接着以"三鱣已集弘农兆"和"五柳仍分彭泽芳"分别表达了他的德望和对家乡的深深依恋。"廉石一车归吏部,清风两袖付中郎"则凸显了他廉洁奉公、两袖清风的品质。最后一句"山间甲子君知否,好向关西卧夕阳"则寄托了诗人对杨广文晚年美好生活的祝愿。整体而言,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人文内涵展现了杨广文这位人物的形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寿杨广文六十解组南还时署邑篆事》是一首表达祝愿和敬意的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明朝末年,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科举制度逐渐被官僚集团所掌控,许多有才华的文人墨客无法通过科举获得官职,因此选择广文这一职业,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
诗的作者孙锐,在明朝末年的科举考试中屡次不第,但他始终坚守信念,以广文的身份教书育人,培养人才。在这个过程中,他与杨广文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当杨广文在六十岁时卸任返回故乡时,孙锐为他写下了这首祝寿诗。
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孙锐对杨广文的敬意和祝福,也体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正义的坚定信念。尽管他们身处在一个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环境中,但他们仍然保持着高尚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而努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