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景图·荻塘柳影
日出烟消春昼迟,柳条无力万丝垂。
韶光新染鹅黄色,偏爱乐风款款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太阳初升驱散晨雾,春天的白天显得格外漫长。柳树枝条柔弱无力,万千柳丝低垂。春日风光被新染上了一层嫩芽般的鹅黄色,它们尤其喜欢和煦的微风轻轻吹拂。
去完善
释义
《四景图·荻塘柳影》:描绘了春天的景色,通过对比"柳条无力万丝垂"和"韶光新染鹅黄色"的景致,表达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1. "日出烟消春昼迟":太阳升起,雾气消散,春天的白天似乎来得比平时晚一些,有悠长的意味。
2. "柳条无力万丝垂":形容春天柳树的新枝条十分嫩绿而显得虚弱无力的样子,细嫩的柳条下垂如同万缕丝线。
3. "韶光新染鹅黄色":描述春天的光辉如同新染上的鹅黄色一般娇嫩,表明春天美好的时光刚刚开始。
4. "偏爱乐风款款吹":乐于见到春风慢慢地吹来,表示对春天和风喜悦的心情。
去完善
赏析
《四景图·荻塘柳影》是诗人孙锐通过描绘春日清晨的景色来展现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命力。在这首诗中,他巧妙地运用了许多象征性元素,如“柳条”、“韶光”和“乐风”等,来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追求。
第一句“日出烟消春昼迟”描述了春天的早晨,太阳初升,云雾消散,整个白天的时光仿佛都因此而变得缓慢。这句诗表现了春天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第二句“柳条无力万丝垂”则通过描绘柳枝低垂的形象,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气息。这种形象不仅表现出柳树在春风中的摇曳生姿,也寓意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同时,“无力”一词还传达出诗人对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呵护。
第三句“韶光新染鹅黄色”则将视线从宏观的自然景象转向微观的植物变化。这句诗意味着春天来临之时,大地被新的生命所覆盖,呈现出一种充满生机的鹅黄色。在这里,“韶光”指的是美好的时光,而“鹅黄色”则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最后一句“偏爱乐风款款吹”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这里的“乐风”可以理解为和煦的春风,它轻轻地吹拂着大地,带来生机与活力。诗人以“偏爱”一词表明了自己对于这一美好景象的钟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恬淡与宁静的追求。
总之,《四景图·荻塘柳影》通过描绘春日清晨的美景,展现出了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以及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四景图·荻塘柳影》是南宋诗人孙锐所创作的题画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初的南宋时期,这一时期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但文人士大夫们仍然沉溺于安逸的生活和艺术的追求。
孙锐作为南宋著名文人,他的生活际遇深受时代影响。虽然他曾担任临安府府学教授,但由于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回乡,过着清贫的隐居生活。他寄情山水,醉心书画,常常以绘画为题吟诗作赋。这首《四景图·荻塘柳影》就是他为友人画作题写的诗篇之一。
在《四景图·荻塘柳影》的创作时期,南宋社会矛盾激化,民生困苦,战乱频发。然而,孙锐却在这首诗中以宁静的乡村景色描绘出一幅和谐美好的生活画面,体现了他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