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长公赞
千载人,百世士。
知正统,明大义。
汉丞相,蜀先主。
同公心,烛三光。
为岳渎,为星云。
今不死,髯将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千载之人,百世之士,皆知正统,明晓大义。此汉之丞相与蜀地之先主,同心同德,智如明灯照耀世间。他们如同山川江河、星辰云雾,永生不朽,一如那位有着长须的英勇将军。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云长公:即关羽,字云长,是中国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将领。
2. 千载:千年的意思,表示时间很长。
3. 百代:百年的意思,表示时间很长。
4. 正统:指合法的统治权或地位。
5. 大义:指大的道义原则。
6. 汉丞相:指的是刘备手下的重要谋臣诸葛亮,他在蜀汉担任丞相的职务。
7. 蜀先主:指的是刘备,他是蜀汉的开国君主。
8. 公心:公正无私的心。
9. 烛三光:意思是照亮所有的黑暗。
10. 岳渎:山岳河川的意思,这里可能指山川江河等自然景观。
11. 星云:天空中的星辰云彩,这里可能是比喻关公的精神如同天空中的星辰云彩般永垂不朽。
12. 髯将军:因为关羽有很长的胡子,所以被称为“髯将军”。
去完善
赏析
《云长公赞》孙锐这首古诗主要表达了对于关羽这位历史人物的赞美和敬仰之情。首先指出关羽是千秋万代的人杰,他深知儒家正统之道,明白民族大义。同时,这首诗还提到了刘备和诸葛亮,他们与关羽一样,都是具有高尚品质和崇高理想的人物,就像照亮夜空的璀璨星辰。接着,作者用“为岳渎,为星云”来比喻他们的地位和影响,犹如山河之巍巍,星云之壮丽。最后,以“今不死,髯将军”收尾,表明关羽虽已去世,但精神依然不朽,他的英勇形象始终活在人们心中。整首诗充分表达了对关羽的崇敬之意,同时也展现了古人对于英雄的崇拜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云长公赞》是南宋词人孙锐的一首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世纪初的南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孙锐的个人生活并不如意,他因为家道中落,导致生活困苦,曾一度流落街头。然而,孙锐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知识的追求,他的诗词作品充满了壮志豪情和对国家民族的热爱之情。
在同时期的历史背景下,南宋正处于金国的侵略之下,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这种局势下,孙锐以其独特的视角,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赞美,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和期待。他笔下的云长公(关羽)忠诚勇敢的形象,正是孙锐希望人们能够学习的品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