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父
运锄耕斸侵星起,陇亩丰盈满家喜。
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早上天还没亮就起来锄地耕种,田地里丰收的景象让整个家庭充满喜悦。但是到头来,这些粮食却归了别人,我们甚至不知道该把老婆孩子安置在何处。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运锄耕斸侵星起:形容农夫清晨就起来劳作,“运锄耕斸”指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侵星起”表示很早就起床。
2. 陇亩丰盈满家喜:表示农田里的庄稼长势良好,丰收在望,因此全家都感到欢喜。
3. 到头禾黍属他人:禾黍,禾苗与谷子,比喻粮食或者劳动果实;这里表示尽管辛苦劳作,最终却只能为别人创造价值。
4. 不知何处抛妻子:表示农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摆脱这种困境,过上安定的生活,有能力照顾家人。这里的“抛妻子”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意味着不能团聚,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可能没有条件组建家庭。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以及丰收的喜悦,但最后却落得田地禾黍皆失、家破人亡的下场,体现了农民的悲惨命运和封建社会的残酷现实。诗中以"运锄耕斸"、"垅亩丰盈"等词展现了农民辛勤劳动的场景,表现出他们的勤劳朴实;而"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则揭示了农民悲惨的命运,凸显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不公。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对封建社会的批判。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农父》是唐代诗人张碧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农民的辛勤劳动,反映了农民的生活疾苦和劳动者的艰辛。
在唐朝初期,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得到了很大发展。然而,由于封建社会的剥削和压迫,农民的生活仍然困苦不堪。在这个时期,张碧作为一位关心民生疾苦的诗人,他深入农村,亲身体验农民的艰辛生活,创作了许多反映农民苦难的诗篇。
在这首诗中,张碧通过描绘农民的辛勤劳作,表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的尊重。同时,他也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农民的悲惨命运,呼吁统治者关注民生,减轻农民的负担。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悲悯之情,也体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