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野田行

标题包含
野田行
风昏昼色飞斜雨,冤骨千堆髑髅语。 八纮牢落人物悲,是个田园荒废主。 悲嗟自古争天下,几度乾坤复如此。 秦皇矻矻筑长城,汉祖区区白蛇死。 野田之骨兮又成尘,楼阁风烟兮还复新。 愿得华山之下长归马,野田无复堆冤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狂风在白天席卷而来,飘洒着倾盆大雨,仿佛是无数含冤的灵魂在悲鸣。广袤的世界充满了悲伤,田园也失去了往日的生机。自古以来,为了争夺天下,多少英雄豪杰奋力拼搏,但结果却总是惊人的相似。秦始皇日夜不休地修建万里长城,汉高祖却因一条白蛇而丧命。田野中的累累白骨转眼又被尘土覆盖,曾经的楼宇却依旧矗立在风中。多么希望有那么一天,所有的战马都能在华山的脚下安然回归,田野里再也没有堆积如山的冤魂。
去完善
释义
1. 野田行:古诗题目,是诗人张碧的作品,表达了战乱中田园荒废的景象和对和平的渴望。 2. 风昏昼色飞斜雨:描述风雨交加的天气。风昏指大风刮得昏暗;昼色指白天的光线;飞斜雨指大雨倾盆而下。 3. 冤骨千堆髑髅语:形容战死者的尸骨堆积如山,仿佛在诉说着冤屈。冤骨指含冤而死的尸骨;千堆指众多;髑髅即骷髅。 4. 八纮牢落人物悲:八纮原指八方极远之地,这里泛指各地。牢落形容局势动荡不安;人物悲指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5. 是个田园荒废主:表示这场战争使得田园变得破败不堪。田园荒废指农田被毁,村庄衰败。 6. 悲嗟自古争天下:感叹自古以来为了争夺天下而发生的战争。悲嗟指悲伤叹息;自古争天下指自古以来为争夺统治地位而发生的战争。 7. 几度乾坤复如此:形容经历了多次改朝换代,但战火依然不断。几度乾坤指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更迭;复如此指依然如此,战争仍在继续。 8. 秦皇矻矻筑长城:秦朝皇帝秦始皇为了抵御外敌,辛苦地修筑了万里长城。秦皇指秦始皇;矻矻形容辛勤努力的样子;筑长城指修建防御工事。 9. 汉祖区区白蛇死:汉朝开国皇帝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时,曾斩杀白蛇,传说白蛇是秦朝灭亡的象征。汉祖指刘邦;区区形容数量不多;白蛇死指传说中刘邦斩杀白蛇的事迹。 10. 野田之骨兮又成尘:表示战场上的尸骨又化作尘土,暗示战争的残酷。野田之骨指战场上的尸骨;兮表示连接,相当于“和”;又成尘指化为尘土。 11. 楼阁风烟兮还复新:形容战后的城市逐渐恢复生机,重建家园。楼阁风烟指重建后的城市风光;兮表示连接,相当于“和”;还复新指重新焕发生机。 12. 愿得华山之下长归马:希望战争能够早日结束,让百姓过上太平日子。愿得表示希望得到;华山之下指华山的山脚,象征和平宁静的地方;长归马指长期过上安宁的生活。 13. 野田无复堆冤者:表示田野间不再有人因战争而死,意指实现和平。野田无复指田野间不再有;堆冤者指因战争而丧生的人。
去完善
赏析
《野田行》这首诗描绘了战乱、荒凉的景象,以及作者希望和平、安宁的愿景。在诗中,“风昏昼色飞斜雨,冤骨千堆髑髅语”两句表现出战争的残酷和无辜百姓的悲惨命运;而“八纮牢落人物悲,是个田园荒废主”则反映出战乱导致农田荒芜、人民生活困苦的现实。 接下来,“悲嗟自古争天下,几度乾坤复如此”反映了自古以来战争不断的事实,强调了战争的破坏性和无常。而“秦皇矻矻筑长城,汉祖区区白蛇死”则通过两个历史事件,进一步说明了战争的无谓与悲惨。 在诗的后半部分,“野田之骨兮又成尘,楼阁风烟兮还复新”揭示了战争的循环性,即战场上的白骨很快就会被尘土覆盖,而战争后的楼阁也会逐渐恢复生机。 最后,“愿得华山之下长归马,野田无复堆冤者”表达了诗人渴望战马不再奔跑、田野不再有冤魂的美好愿望。整首诗以深刻的洞察力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的期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野田行》是唐代诗人张碧的一首乐府诗。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850年前后,正值唐朝末年。在那个时候,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民生疾苦,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张碧,生活在那个时代,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百姓的痛苦。他在诗中描绘了战场的惨状,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谴责。他的人生经历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对于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忧国忧民的精神。 在那个时期,唐朝已经走到了历史的末期,政治腐败,宦官当权,军阀割据,国家分裂。然而,诗歌却成为了那个时代最璀璨的文化瑰宝,反映着人们对于和平、幸福生活的渴望。从张碧的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于民众福祉的关注,这些都体现出了他的高尚品质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