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歌
凉风卷地吹秋来,秋之为气何清哉。
紫箫露华浴万宇,暑神欲驻难裴回。
今年舍我去者二百二十有五日,今日之后谁使来日来相催。
琥珀满巵,发越清奇。
万物脆而易化,五官灵而多知。
一世之间几千万人,一人之心几千万变,碎裂神气纷云为。
液槁矣而告惫,气翻然而相辞。
适之变化,不知其谁。
气母一丸,空虚跳跃。
金浮木沉,老怪消铄。
我之变化,亦不知谁。
苍苍茫茫万万古,玄瞳烱歘夜不瞽。
醉中唤秋与秋语,秋辞凄脆咽不吐。
忽欲骑鲸汗漫游,海藏飞出白玉鼓。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清凉的秋风席卷大地,带来了秋天的气息,它有多么清新怡人啊。紫色竹笛上的露珠滋润着整个世界,炎炎夏日想要留下却徘徊不去。今年离我而去的日子已经有250天了,从今天起,谁还能催促明天的到来呢?琥珀色的美酒,散发着独特的清香。万物脆弱易逝,我们的感官却如此灵敏和睿智。在一生之中,有多少人擦肩而过,每个人心中又有多少思绪翻滚,宛如云雾般飘散。生命的能量逐渐衰竭,气息翻涌间仿佛在告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人无法预知。生命之母如同一个气球,在空灵的跳动中探索。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力量交织消融,衰老与怪异渐渐消退。我的变化也如同未知数。在这无垠的时光长河中,深邃的瞳孔闪烁着光芒,即使在漆黑的夜晚也不会失明。醉意朦胧之中呼唤秋天,与秋天对话,秋天的回答如泣如诉,让人心疼不已。忽然想骑着巨鲸去漫游世界,大海深处传来白玉击打的鼓声。
去完善
释义
1. "凉风卷地吹秋来":秋,指秋天;卷地,形容风大。这句意思是,大风席卷大地,带来秋天的气息。
2. "紫箫露华浴万宇":紫箫,紫色的箫声,这里代指秋天的声音;露华,露水带来的美丽景象;万宇,广大空间。这句描写了秋天萧瑟的声音和大地的美丽景象。
3. "暑神欲驻难裴回":暑神,夏天之神;驻,停留;裴回,徘徊。这句是说,夏天之神想要留下却难以做到,因为秋天已来临。
4. "今年舍我去者二百二十有五日":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叹,今年的时间里,离我而去的日子已有二百二十多天。
5. "琥珀满卮":琥珀,美酒;满卮,满杯。这句写的是美酒满杯的情景。
6. "液槁矣而告惫":液槁,液体枯竭;告惫,表示疲惫。这句是形容身体疲劳的感觉。
7. "金浮木沉,老怪消铄":金浮木沉,金子浮起来,木头沉下去,比喻事物的差异;老怪,年龄大的怪物;消铄,消磨、消耗。这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8. "我之变化,亦不知谁":这句表达的是诗人对自己内心变化的疑惑,不知道这种变化来自于何处。
9. "苍苍茫茫万万古":这句描绘的是宇宙的浩瀚无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10. "忽欲骑鲸汗漫游":骑鲸,传说仙人乘坐鲸鱼遨游四海;汗漫,无拘无束地漫游。这句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自在生活的愿望。
11. "海藏飞出白玉鼓":海藏,海底的宝藏;白玉鼓,白色的鼓。这句想象从海底飞出的白色鼓,给人带来美妙的音乐。
去完善
赏析
《秋歌》是南宋诗人郑思肖所写的一首描绘秋天的诗歌。这首诗以秋天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联“凉风卷地吹秋来,秋之为气何清哉。”点明诗的主题——秋天。作者通过对“秋气”的描绘,展现出秋天清爽、宜人的特点。接下来的“紫箫露华浴万宇,暑神欲驻难裴回。”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紫箫象征着秋天的丰收,露华则是秋天特有的滋润。这两句表达出秋天的美好,使得夏天想要留恋却难以驻足。
颔联“今年舍我去者二百二十有五日,今日之后谁使来日来相催。”表达了时间流逝的观念。这里,作者通过计算距离上一个秋天的天数,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接下来“琥珀满巵,发越清奇。”则表现了秋天的果实和收获,这是生命在秋天中的体现。
颈联“万物脆而易化,五官灵而多知。”是对生命的感慨。作者认为万物脆弱且易消逝,但五官却能感知和理解许多事物。尾联“一世之间几千万人,一人之心几千万变,碎裂神气纷云为。”则将视角扩大至整个人类社会,感叹人类心灵的复杂多变。
接下来的“液槁矣而告惫,气翻然而相辞。”描绘了秋天的特征:叶子枯萎,气息翻腾。这既是对自然的观察,也是对生命的思考。尾联的“苍苍茫茫万万古,玄瞳炯歘夜不瞽。”则是对宇宙和生命的广阔无边的想象,表达了作者对未知的敬畏之情。
最后,“醉中唤秋与秋语,秋辞凄脆咽不吐。忽欲骑鲸汗漫游,海藏飞出白玉鼓。”则表现出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感受,以及他面对生命的态度:虽然生命短暂,但我们仍然可以拥抱它,享受它,活出自己的精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歌》是南宋诗人郑思肖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以“秋风萧瑟天气凉”起笔,描绘了秋天的肃杀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郑思肖生活在南宋末年,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民族矛盾激化的时期。他一生致力于抗金事业,但壮志难酬,留下了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秋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在郑思肖生活的时代,南宋政权腐朽堕落,金兵不断侵扰边境,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郑思肖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文人,他深感国家危亡,百姓疾苦,因此在诗歌中抒发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在《秋歌》中,郑思肖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他用“吹破残蝉”来形容国家的衰败,用“雁声嘹唳”来象征人民的苦难,用“独客悲秋”来表达自己孤独的心情。这些诗句都深深地反映了作者在那个时代的忧虑和惆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