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北苑十咏·试茶

标题包含
北苑十咏·试茶
兔毫紫瓯新,蟹眼青泉煮。 雪冻作成化,云间未垂缕。 愿尔池中波,去作人间雨。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蔡襄(998年-1067年),字君谟,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今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和茶学家,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为“宋四家”。 蔡襄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兔毛紫陶炉初开,泉水烹蟹眼沸汤。 雪花融化如梦幻,云间雾气未曾落。 愿这池中碧波涌,化作滋润人间的春雨。
去完善
释义
兔毫:这里指茶的形状,因为茶叶的纹理细长,与兔毫相似,故称兔毫。 紫瓯:是古代的一种茶具,质地较厚,呈紫色,形状如瓯。 蟹眼:形容茶汤初沸时气泡的形状,犹如螃蟹的眼睛。 青泉:清冽的山泉水。 雪冻:指茶的色白如雪。 化:溶解,分散。 云间:云雾之间,形容茶的烟气袅袅上升的样子。 未垂缕:指茶叶的香气还没有完全散发出来。 池中波:这里的“池”指的是北苑贡茶池塘,“波”则比喻新茶。 人间雨:寓意新茶惠及众生,滋润万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蔡襄所作的《北苑十咏·试茶》,描绘了茶叶从采摘、烹煮到品茗的过程。首句“兔毫紫瓯新”以兔毫、紫瓯两个生动形象的词语描绘了茶叶的品质和茶具的精美;接着“蟹眼青泉煮”描述了烹煮茶汤时,泉水和茶叶交融的过程;然后“雪冻作成化,云间未垂缕”则通过雪冻和云间的意象表现出茶汤的香醇口感。最后两句“愿尔池中波,去作人间雨”则是诗人的愿景:希望茶水能像池中的涟漪一样扩散开来,滋润世间众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茶叶的独特魅力和中国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年间,福州北苑茶园如诗如画,一幅茶叶丰收的景象映入眼帘。熙宁元年(1068年)的一天,福建路转运使蔡襄漫步于北苑茶园,想起了自己作为茶官的往昔岁月,感慨万分。是时,他以极富韵味的笔触,写下了十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的一首便是《北苑十咏·试茶》:“小草闲开面势斜,嫩芽新抽气象嘉。春工积累成高价,造化凌夷在斗茶。” 熙宁初年的蔡襄已过花甲之年,历经风雨的他已颇显沧桑。他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曾在庆历年间力主削减冗兵,但未能取得显著成果。他的一生沉浮于世,作为一个正直的官员,对于茶叶生产民生问题一直关注并付诸实践。正是这种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家国情怀,使得他能将对茶业的关注融入诗歌之中,成就了这首名篇佳作。 在北宋时期,茶叶作为一种战略物资,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时,福建地区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为重要的茶叶产区,北苑茶园更是声名远播。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蔡襄致力于整顿茶业、振兴茶道文化,为国家和百姓谋求福祉。正是他的这种忧国忧民情怀,使得《北苑十咏·试茶》这首诗歌广为传颂,成为宋代茶文化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