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即惠山煮茶

标题包含
即惠山煮茶
此泉何以珍,适与真茶遇。 在物两称绝,于予独得趣。 鲜香筯下云,甘滑杯中露。 当能变俗骨,岂特湔尘虑。 昼静清风生,飘萧入庭树。 中含古人意,来者庶冥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蔡襄(998年-1067年),字君谟,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今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和茶学家,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为“宋四家”。 蔡襄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泉水多么珍贵,刚好适合与真茶相遇。 二者堪称绝配,我独自享受其中乐趣。 茶汤中的鲜香如白云翻腾,杯中之液甘甜如露珠。 喝过这茶水,或许能改变世俗的气质,不仅仅是洗涤尘世烦恼。 白天宁静时,清风吹拂,轻飘飘地进入庭院的树木之间。 这其中蕴含着古人的意境,后来之人或许能领悟其中的奥妙。
去完善
释义
1. 惠山:位于江苏无锡,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地。 2. 蔡襄:字君谟,号居竹,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今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人。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 3. 珍:宝贵,珍视。 4. 适与真茶遇:这里指泉水和茶叶相得益彰。 5. 称绝:极其赞美。 6. 独得趣:独自欣赏其中的趣味。 7. 鲜香筯下云:形容茶的香气浓郁如云雾般缭绕。 8. 甘滑杯中露:形容茶汤口感甘甜顺滑如同露水。 9. 俗骨:世俗的欲望。 10. 湔尘虑:洗净心中的烦恼。 11. 昼静清风生:描绘出宁静的白天,清风拂过的景象。 12. 飘萧:飘扬。 13. 庭树:庭院中的树木。 14. 中含古人意:暗含古人的意境。 15. 来者:后来的人。 16. 庶:也许,可能。 17. 冥悟:领悟深邃的道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惠山泉边煮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描述茶汤的香气、口感和效果,表达了对茶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还强调了茶的净化心灵的作用,认为饮茶可以让人忘记烦恼,达到内心的宁静。此外,诗人还通过环境描写,如“昼静清风生,飘萧入庭树”,展现了茶的吸引力,使人沉浸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即惠山煮茶》这首诗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蔡襄在游览无锡惠山时所作。创作时间为公元998年,正值北宋时期。 在公元998年前后,蔡襄经历了宦海浮沉。他在官场上先后担任了尚书省左司郎中、枢密院直学士等重要职务,但由于与权臣吕夷简政见不合,他被迫外放地方,出任福建路转运使。这段经历使得他对官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使他更加注重个人修养和品味生活的乐趣。 在公元998年左右,北宋正处于繁荣发展的阶段。当时的皇帝宋真宗在位期间,国家政治稳重、经济繁荣,社会风气开放。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多热衷于茶道文化,品茗吟诗成为一种时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蔡襄作为一位文人官员,对茶文化有着深厚的兴趣。他的这首诗《即惠山煮茶》正是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品茗赏景的生活情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