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题咏十一首 龟山钓鱼台
鬼力神工劈石开,水边因作钓鱼台。
若为未有严光到,留得丝纶待我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洞庭:位于湖南岳阳,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2. 王阮:南宋诗人,字南卿,号雁荡山渔,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临海市)人。
3. 龟山:古代山名,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中,是钓鱼胜地。
4. 鬼力神工:形容山势奇特,风景优美。
5. 劈石开:指山势陡峭,石壁耸立。
6. 因:因为,由于。
7. 钓鱼台:古代文人墨客钓鱼的地方。
8. 若为未有严光到:这里化用严光的典故,表达作者自己也要来此体验垂钓的乐趣。
9. 丝纶:钓鱼的工具,由丝线编织而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王阮游历洞庭时所作的系列诗之一。在这首诗中,他描绘了在洞庭湖边的龟山钓鱼台的景致。
“鬼力神工劈石开”一句,以神奇的笔触描绘出大自然的壮观景象,形象地展现了钓鱼台周围悬崖峭壁、巨石峥嵘的地貌特征。同时,这也暗示了这位诗人的匠心独运和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
“水边因作钓鱼台”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渔翁垂钓生活的赞美与向往。在水边建立的钓鱼台,成为一幅美丽的画卷,吸引着诗人和读者的目光。
“若为未有严光到”这句,引用了东汉名士严光的典故。严光是著名的隐士,他与刘秀曾一起读书,后来刘秀登基成为皇帝,严光却避世隐居,常常垂钓江上。诗人以此表达了他对严光高洁品行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他希望自己能像严光一样超脱世俗,过上宁静自在的生活。
“留得丝纶待我来”一句,则是诗人对自己能在这样的美景中享受垂钓之乐的热切期盼。在这里,诗人将自身融入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体现了他崇尚自由、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洞庭题咏十一首 龟山钓鱼台》是宋代诗人王阮所创作的。诗人的创作时间大致可以确定在公元12世纪左右,也就是南宋时期。
这一时期,宋朝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北方领土沦陷,国势危殆。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诗人王阮怀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忧患意识。他曾在科举考试中屡次落第,官运并不亨通,但却始终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生疾苦。他的诗歌作品,充满激情、深沉感慨,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
在《洞庭题咏十一首 龟山钓鱼台》这首诗中,王阮通过描绘洞庭湖的美景,表达了他在洞庭湖钓鱼台的悠闲心境。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始终无法忘怀国家的危难,以及自己未能为国家尽力的遗憾。这种矛盾的心境,使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