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陵一首
禹驾黄龙入九霄,空山阴有百神朝。
翠微不用熊罴守,乞与遗民共采樵。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大禹驾驶黄龙升入九天云霄,空旷的山谷中暗藏着众多神仙前来朝见。这些神仙居住在翠绿的深山之中,无需凶猛的熊罴来守护,他们愿意与人间的普通百姓共同去山林砍伐柴火。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禹驾黄龙:指禹乘坐黄龙车。黄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祥瑞生物,代表天子的地位。
2. 空山阴:指禹陵所在的空旷山林。
3. 百神朝:指众多神祇朝拜禹陵。
4. 翠微:指绿色的山峦,此处代指禹陵所在的山川。
5. 熊罴:指黄帝时代的两位臣子,在此处用作守护禹陵的象征。
6. 乞与遗民:请求赐予遗民,即被遗落的人民,此处可能指的是在战争中流离失所的百姓。
7. 采樵:砍伐柴草,这里指百姓砍柴为生。
去完善
赏析
《禹陵一首》是南宋诗人王阮为禹陵所作的诗篇。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禹帝的威严和历史影响。诗的开头两句“禹驾黄龙入九霄,空山阴有百神朝”,描述了禹帝在人间的事迹结束后,驾乘黄龙升天,天地间无数的神仙纷纷前来朝拜。这不仅表达了对禹帝的敬仰之情,也反映了禹帝在民间传说中的崇高地位。
接下来的“翠微不用熊罴守,乞与遗民共采樵”,则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关注和对禹帝的崇敬。这里,诗人想象禹帝陵墓所在的青山绿水之间,不再需要勇士守卫,而是让遗民们共同采集柴火,过上安宁祥和的生活。这既是对禹帝治理有方的赞美,也是对和平年代的美好期许。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示了禹帝的形象及其历史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民生关切的情怀以及对和平盛世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禹陵一首》是南宋诗人王阮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禹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的忧虑和思考。
首先,我们来看诗词的创作时间。《禹陵一首》是在南宋时期创作的,这是一个战乱频仍、国家分裂的时期。在这个时代,诗人们往往通过诗歌来表达他们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其次,我们来关注一下这个时间段内与作者相关的人生际遇。王阮是南宋的一位官员,他曾经担任过地方官,对民间疾苦有深刻的了解。在他的仕宦生涯中,他亲眼目睹了南宋社会的种种弊端,这使他对国家的未来感到忧虑。在创作这首诗歌时,他或许正任职于绍兴府,这个地方距离禹陵较近,因此他有机会亲自拜谒禹陵,从而产生了创作这首诗歌的灵感。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同时间段内与作者有关的时代相关背景知识。在南宋时期,国家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而且北方的金国时常南侵,使国家处于危亡的边缘。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知识分子都渴望能够出现像禹这样的圣贤来拯救国家。因此,王阮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禹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是希望能够唤起人们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