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四睡次三兄茂载韵 其一 春

标题包含
四睡次三兄茂载韵 其一 春
门外啼鸦暗柳浓,华堂翠幕度香风。流莺不识梦魂远,自向窗前诉落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范浚(1090-1150),字子济,号潜溪先生,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他生于浙江金华人,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后裔。 范浚年轻时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曾中举人,但因种种原因未能进入官场。后来,他在金华一...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门外乌鸦的啼鸣声渐渐消失,柳树显得越发浓郁。华丽的堂上挂着绿色的帷幕,飘散着迷人的香气。自由的黄莺并不知道离梦的地方还有一段距离,它们只是在窗前诉说着花瓣凋谢的故事。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啼鸦:即“乌鸦叫”,这里指在春日里,柳树丛中传来乌鸦的叫声。 2. 暗柳浓:形容春天柳树的颜色深绿,显得阴暗的样子。 3. 华堂:华丽的厅堂,这里指诗人居住的高雅住所。 4. 翠幕:绿色的帘幕,这里借指诗人的寝室。 5. 度香风:指花香吹过的感觉。 6. 流莺:飞翔的莺鸟,此处是诗人用以象征时间的流逝。 7. 不识梦魂远:诗人以流莺不懂自己梦中思绪的飘远,暗示自己的思想不受外界干扰,表达了诗人的宁静心境。 8. 落红:指从枝头掉落的红色花瓣。
去完善
赏析
《四睡次三兄茂载韵 其一 春》赏析: 范浚这首《四睡次三兄茂载韵 其一 春》以春天的景色为主题,描绘了一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观察和感受,将春天景象的优美展现得淋滴尽致。 首句“门外啼鸦暗柳浓”,诗人以门外啼叫的乌鸦和浓密的柳树为背景,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这里的“暗柳浓”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柳树茂密生长的景象,还传达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洞察力。 紧接着的第二句“华堂翠幕度香风”,诗人将笔触转向室内的景象。华丽的殿堂,翠绿的帷幕,以及随风飘来的花香,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富丽堂皇而又温馨舒适的场景。在这里,诗人通过对比室内外景致的不同,突显出春天的气息无处不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诗的第三句“流莺不识梦魂远”,是诗人对自己的心境描述。在美好的春天里,黄莺鸟欢快地在枝头鸣叫,然而诗人的梦境却似乎与这热闹的景象相隔遥远。这里,诗人通过比喻手法,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生动的物象中,表达了他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内心的矛盾。 最后一句“自向窗前诉落红”,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描绘窗前的落红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氛围。同时,这个画面也寓意着美好时光的短暂易逝,使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忧伤的情感色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公元1189年的南宋时期,范浚作为一名有才华的文人,在京城临安担任编修职务。在此期间,他创作了许多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内心情感的诗歌。《四睡次三兄茂载韵 其一 春》是他在这个时期创作的其中一首诗。 在范浚的任期中,南宋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金国不断侵犯南宋边境,朝廷内部也矛盾重重。身为文人的范浚,无法改变这个时代的命运,但他选择了以诗言志,用诗歌表达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在这首诗中,范浚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他的爱国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他希望自己的诗篇能够唤起人们的共鸣,共同守护家园,迎接美好的未来。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金国的侵略使得南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范浚的理想也只能化作诗中的哀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