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李太白笑矣乎
笑矣乎,笑矣乎。
交情贫富古已殊,翟公底用门间书。
尔真自尔我自我,嚣然将奈吾何如。
笑矣乎,笑矣乎。
世人那得相贤愚,是非正用一理枢。
目光莫著牛背上,但付捧腹聊卢胡。
笑矣乎,笑矣乎。
是生百岁犹蘧庐,勿谩辛苦愁其躯。
丁年无事且须醉,可待华发伤头颅。
笑矣乎,笑矣乎。
冯讙悲歌食无鱼,少陵老跨东家馿。
宁如三高饱斫鲙,坐啸一舸凌烟湖。
笑矣乎,笑矣乎。
相随出关汉两疏,散资千万荀隠居。
彼皆弃置慕闲逸,得闲何乃翻区区。
君不见向来热手势莫俱,侧肩羹沸权门朱。
又不见元家胡椒八百斛,石家水碓三十区。
只今人骨久已朽,空余古冢号寒狐。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呵呵呵,呵呵呵。
朋友们啊,贫富在天,古已有之,何必在乎门前的人们。
你就是你,我就是我,各自生活,不必吵闹。
呵呵呵,呵呵呵。
世间的人,难以分清愚蠢和聪明,是非对错自有道理存在。
不要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一笑置之吧。
呵呵呵,呵呵呵。
人生百年,不过匆匆过客,不要过于担忧自己的生活。
年轻时候没事就喝喝酒吧,不然等到白发苍苍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呵呵呵,呵呵呵。
冯讙唱悲歌诉说缺鱼之苦,杜甫老年也只能骑着东家的驴子。
他们哪比得上三高的生活,吃饱了就去湖上泛舟。
呵呵呵,呵呵呵。
两位朋友一同离开京城,舍弃千万家财去隐居。
他们都放弃了世俗的追求,去追求自己的闲适生活。
你没有看到那些过去的热闹场面,现在已经不再有人记得。
你又没有看到元家的胡椒有八百斛,石家的水碓有三十个。
如今他们的骨头已经腐烂,只剩下古坟前的狐狸在寒风中嚎叫。
去完善
释义
1. "交情贫富古已殊":这句诗的意思是,朋友之间的交情并不会因为贫富差距而有所不同。注释:交情/贫富/古/殊/翟公/底/用/门间书。
2. "尔真自尔我自我":这句诗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和自己的价值观。注释:尔/真/自尔/我/自我/嚣然/将奈/吾何如。
3. "世人那得相贤愚":这句诗表示人们不能简单地评价他人的智慧和愚蠢。注释:世人/那得/相/贤愚/是非/正/用/一理枢。
4. "目光莫著牛背上":这句诗告诫我们不要过于关注生活中的琐事。注释:目光/莫著/牛背/上/但/付/捧腹/聊卢胡。
5. "是生百岁犹蘧庐":这句诗表示人生短暂,即使是活到一百岁也不过像暂时借住的房屋一样。注释:是生/百岁/犹/蘧庐。
6. "冯讙悲歌食无鱼":这句诗讲述的是冯讙悲伤地歌唱着他的贫困生活,连鱼都吃不上。注释:冯讙/悲歌/食/无鱼/少陵/老跨/东家馿。
7. "宁如三高饱斫鲙":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宁愿像三位隐士那样自给自足,享受宁静的生活。注释:宁如/三高/饱/斫鲙/坐啸/一舸/凌烟湖。
8. "相随出关汉两疏":这句诗讲述了汉代两位名臣霍光和邴郑一同辞官归隐的故事。注释:相随/出关/汉/两疏/散资/千万/荀隠居。
9. "彼皆弃置慕闲逸":这句诗描述了那些放弃名利追求闲适生活的人。注释:彼皆/弃置/慕/闲逸/得闲/何乃/翻/区区。
10. "又不见元家胡椒八百斛":这句诗描绘了元载的奢华生活,他有大量的胡椒储备。注释:又不见/元家/胡椒/八百斛/石家/水碓/三十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拟李太白笑矣乎”,以李白的豪放笔调,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讽刺和批判。诗中的“笑矣乎”是一句嘲笑的语句,类似于现代的“呵呵”或“哈哈”,表达了一种戏谑、嘲讽的态度。诗人通过这种态度,揭示了社会的贫富不均、道德沦丧、权贵贪婪等问题。
第一首诗中,诗人提到了翟公的故事,用以说明交情的真假与贫富无关,表达了对社会虚荣的讽刺。接着,诗人指出人们应该以理性看待世事,不要过于关注名利,否则只会让自己陷入困扰之中。
第二首诗中,诗人继续抨击社会的不公,指出世人很难分辨贤愚,因为真理总是被权力和财富所压制。他还提醒人们不要过分追求名利,以免给自己带来烦恼和痛苦。同时,诗人通过讲述冯讙、杜甫等人的故事,表达了对自己生活态度的认同,即选择闲逸的生活,而不是随波逐流地追逐富贵。
第三首诗中,诗人提到了汉代的两位名臣疏广和疏受,他们放弃功名,隐居山林,以示对权势的蔑视。诗人对此表示赞赏,认为那些为了追求闲逸而舍弃名利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然而,他同时也批评了那些为了权力和财富而不择手段的人,认为他们最终只会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整首诗以李白式的豪放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独特见解。他以戏谑的口吻,揭示出人性的虚伪和社会的丑恶,同时以自身为榜样,倡导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拟李太白笑矣乎》是南宋诗人范浚创作的一首咏史抒怀诗。这首诗通过对唐代诗人李白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无常和无奈的感慨。
首先,关于这首诗的创作时间。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南宋时期(公元1127年-1279年),当时正值金兵南下,中原沦陷,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一隅的历史背景。
其次,这个时间段内与作者相关的人生际遇。范浚(约1102年-1150年),字茂明,号香溪居士,浙江金华人。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教育工作,曾任金华县令。然而,他在任期内因遭权臣排挤而辞官归隐,此后在家乡创办书院,教书育人。他的后半生经历了丧子之痛、战乱之苦,这些人生变故使他对人生的无常有了更深的认识。
最后,同时间段内与作者有关的时代相关背景知识。南宋时期,朝廷内部腐败严重,外患频繁。范浚作为一位有识之士,他对时政颇有看法,但难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通过创作诗歌来表达自己对世事的看法和对命运的感慨。
综上所述,《拟李太白笑矣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南宋时期,诗人范浚在这个时期经历了丰富的人生际遇,并对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深刻的理解。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独特内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