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乔民瞻倅武昌

标题包含
送乔民瞻倅武昌
春风未绿江南草,春信腊前梅蕊早。 水村著处是南枝,想见君行被花恼。 如君久合上华途,胡为半刺犹题舆。 奉引未骑沙苑马,佐藩且食武昌鱼。 频年欣接游从乐,忽手别书空作恶。 江干跋马望行舻,日暮山寒云错莫。 往闻南纪百战场,腥风杀气吹湖湘。 只今江汉俱练静,棹讴杂发行连樯。 君从鹦鹉洲边去,历历遥看汉阳树。 莫言槌碎黄鹤楼,准拟书来寄佳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范浚(1090-1150),字子济,号潜溪先生,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他生于浙江金华人,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后裔。 范浚年轻时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曾中举人,但因种种原因未能进入官场。后来,他在金华一...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春风还未染绿江南的草地,春天的信息却早已在腊月前的梅花蕊中显现出来。 水乡村落里处处可见向南的树枝,想象着你走在路上必定会被繁花扰人心绪。 你仿佛已久别于繁华的道路,为何还保留着半刺的书生之气? 奉引指驾车的少年,这里意指没有骑着沙苑马,而佐藩指的是你的地位,这里是说你还享用着武昌的鱼。 每年都期待着与你相聚共乐,忽然间亲手写了离别之信,心中自然有些难过。 站在江边回望离去的小船,太阳即将落山,群山寒冷,云彩飘渺不定。 过去听说南方有许多战场,血腥味和肃杀之气弥漫湖湘。 现在江水都变得清澈宁静,船上的人们谈笑风生。 你沿着鹦鹉洲前往,可以清晰地看到远处的汉阳树。 不要说黄鹤楼已经被摧毁,我希望你能给我寄来佳作佳句。
去完善
释义
春风未绿江南草:春风未到长江以南的草地上使它变绿。江南,长江之南地区。绿,使动用法,使...变绿。 春信腊前梅蕊早:春天的信息在腊月初就已经提前从梅花的花蕊中传递出来。春信,春天的消息。腊前,指腊月初。梅蕊,梅花的嫩芽。 水村著处是南枝:在水边的村庄里,到处可以看到向南生长的梅树枝头。水村,临水的村庄。著处,到处。南枝,朝南生长的梅树枝头。 想见君行被花恼:想象得到你出行时被花朵困扰的情景。被花恼,形容春天外出赏花时心情愉悦的状态。 如君久合上华途:如果你长久以来一直符合走上荣华富贵的道路。久合,长久以来一直符合。上华途,踏上荣华富贵的道路。 胡为半刺犹题舆:为什么你只做了一个小官吏还依然关心国家大事?胡为,为什么。半刺,指县令等地方官职。题舆,指关注国家大事。 奉引未骑沙苑马:你没有受到皇帝的召见而没有骑上沙苑的马匹。奉引,受皇帝召见。沙苑马,产于沙苑地区的马匹。 佐藩且食武昌鱼:辅佐藩王的同时品尝一下武昌的鱼美味。佐藩,辅佐藩王。武昌鱼,产自湖北武昌的一种鱼类。 频年欣接游从乐:多年来都很高兴能接触到一起游玩的朋友。频年,多年。欣接,高兴地接触。游从乐,一起玩得开心的人。 忽手别书空作恶:突然间要分别写书信的时候心里非常难受。忽手,忽然之间。别书,分别时写的书信。空作恶,心里感到非常痛苦。 江干跋马望行舻:在江边骑马巡视船舸的情况。江干,江边。跋马,骑马巡视。行舻,行驶中的船舸。 日暮山寒云错莫:太阳落山时山中寒冷,云雾飘渺。日暮,太阳落山的时候。山寒,山中寒冷。云错莫,云雾飘渺的样子。 往闻南纪百战场:过去听说南方有很多发生过战争的战场。往闻,过去的传说。南纪,指南方地区。百战场,指发生过很多次战争的地方。 腥风杀气吹湖湘:血腥的风和肃杀的气氛吹拂着湖湘地区。腥风,充满血腥味的狂风。杀气,肃杀的气氛。湖湘,湖南与湖北一带。 只今江汉俱练静:现在江汉地区都平静下来了。只今,现在。江汉,长江与汉水一带。俱,都。练静,平静下来的样子。 棹讴杂行使连樯:船桨击水声和各种歌声交织在一起,使得船只紧密相连。棹讴,船桨击水声。杂行,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连樯,船只紧密相连。 君从鹦鹉洲边去:你要去的地方靠近鹦鹉洲。鹦鹉洲,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西南长江中的一块陆地,以鹦鹉得名。 历历遥看汉阳树:远远地可以清晰地看到汉阳一带的树木。历历,清晰可辨的样子。汉阳树,汉阳一带的树木。 莫言槌碎黄鹤楼:不要说把黄鹤楼敲碎了。这是古人的一种修辞手法,实际上是在说黄鹤楼历史悠久,坚固无比。槌碎,敲碎。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一座著名古楼,以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诗而闻名。 准拟书来寄佳句:希望你的来信中能附上优美的诗句。准拟,希望。书来,来信。寄佳句,寄来优美的诗句。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离别之情和祝愿的诗篇。首先诗人以江南春色、腊前梅蕊等景象,通过意象的铺陈勾勒出离别的季节氛围,预示着即将别离的伤感。接着指出别离者所去的武昌之地,景物优美、生机盎然,并借喻他们的友谊,就如春天里的花卉一般繁茂。然后转而问:为什么你要舍弃荣华而选择武昌?言外之意即是期盼其能大展宏图,为国家建功立业。最后表达出对离别的不舍,并鼓励其在新的环境中依旧能壮志凌云,同时也期待着他的来信分享经历与感受。整首诗语带双关,意境高远,将离别的伤感和对未来的期许表现得淋漓尽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南宋时期,诗人的范浚创作了一首名为《送乔民瞻倅武昌》的诗篇。这首诗歌是诗人送友人乔民瞻出任武昌郡丞时所作。作为一封赠别诗,这首诗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前途的期许。 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由盛转衰的过渡阶段。北宋末年的战乱导致社会经济凋敝,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这种时代背景下,文人墨客们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关注着国家的兴衰与民族的命运。范浚虽然生活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但他凭借着自己的才情与智慧,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与此同时,乔民瞻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他与范浚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当乔民瞻被任命为武昌郡丞时,范浚为了表达对友人的关心与支持,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送别诗。诗中不仅抒发了离别之情,还寄予了诗人对友人在新的任职岗位上能够建功立业、为国为民的美好期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