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五首 其一
雉骄有擅泽,鸡雄亦专栖。
乘人肆桀傲,未异雉与鸡。
虚张尽客气,不知堕危机。
雉骄或登俎,鸡雄亦为牺。
嗟尔桀傲子,不戒将安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雉骄:这里指骄傲的野鸡。
2. 擅泽:独占水草肥美的沼泽地。
3. 鸡雄:比喻强大的势力。
4. 专栖:独享栖息之地。
5. 乘人:这里是利用别人的意思。
6. 肆:放纵、恣意。
7. 桀傲:傲慢、嚣张。
8. 虚张:虚假地扩张。
9. 尽客:尽力迎合、讨好别人。
10. 不知堕危机:不知道已经陷入了危险的境地。
11. 登俎:被捕捉的意思。
12. 牺:古代祭祀用的牺牲品,这里是指被宰割的命运。
13. 嗟尔:感叹词,意思是“唉,你们这些家伙”。
14. 不戒将安之:不警惕戒备将会怎样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雉鸡和公鸡比喻骄纵的人和强者,认为他们的跋扈嚣张就如同野兽的嘶吼,充满了威胁的气息。然而他们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处境,在他们狂妄自大之时,危机已经悄然接近。诗人警示这些傲慢的人应该警惕并改正自己的行为,否则只会自食其果。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骄横、自私行为的批判和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杂兴五首 其一》是南宋诗人范浚所作的一首抒怀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乱世,心系国家的忧国忧民之情。
首先,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约公元1150年前后。在这个时期,金兵入侵中原,导致南宋偏安江南,局势动荡不安。
其次,范浚作为一个文人墨客,他在这一时期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任官员,但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回乡,过着清贫的隐逸生活。然而,他虽身在江湖之远,却心忧庙堂之高,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前途命运。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在他的诗歌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最后,在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不思北伐恢复失地,反而沉迷于享乐。与此同时,金兵不断南下侵略,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这种时代背景使得范浚等士人更加关注国家兴亡,他们在诗歌中表达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对国家民族的忧虑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