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楼仲辉郎中游天王寺登城晚归三绝句 其二
春来物色已争妍,梅柳低昂古道边。
放步径从莲社去,逃禅要学饮中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来临万物竞相绽放美丽,梅花和柳树在古老的道路旁高低错落。信步闲游经过莲社,学习超脱尘世的方法需像饮酒中的仙人一样自在逍遥。
去完善
释义
1. "次韵":指按照原诗的韵脚和内容来写诗,这里是作者回应楼仲辉所写诗篇的意思。
2. "楼仲辉":名字为楼仲辉的人,这里应该是他写的原作的诗篇。
3. "郎中":古代官职名,主要负责管理宫廷内的各种事务。
4. "天王寺":位于古代的寺庙名称。
5. "城":这里指的是天王寺所在的城市或地区。
6. "梅柳":代指春天到来时的景色。
7. "古道":古时候的道路。
8. "放步":闲逛或者散步。
9. "莲社":佛教组织,本诗中是借指佛门。
10. "逃禅":逃离世俗的烦恼,隐入佛门修行。
11. "饮中仙":喝酒的高手,这里引申为善于消解烦恼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次韵楼仲辉郎中游天王寺登城晚归三绝句 其二》是南宋诗人范浚的一首古诗。诗人在描述了春天的美景和古道的景致后,提出了自己的追求:学习陶渊明等隐逸之士的逃离尘世喧嚣,寻求内心的宁静。诗人通过“放步径从莲社去,逃禅要学饮中仙”表达了这种向往隐居生活的精神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次韵楼仲辉郎中游天王寺登城晚归三绝句 其二》出自南宋诗人范浚之手。据学者研究,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公元1190年左右,即南宋光宗赵惇在位时期。
在南宋时期,战争频繁,民生疾苦。范浚作为一名官员和文人,他对社会的关注和对民生的忧虑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这段时间里,范浚的个人经历也颇为曲折。他曾任官职,但因不满现实黑暗而辞官回乡,晚年隐居山林,以诗为伴。
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朝廷腐败无能,百姓生活困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范浚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之情。在这首诗中,他以游天王寺的经历为主题,表达了对寺庙建筑的赞叹,同时也隐含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