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咏东山

标题包含
咏东山
烟嶂巍巍列翠屏,松山高下鬰葱菁。 风生万壑笙竽触,拟向林间筑小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范浚(1090-1150),字子济,号潜溪先生,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他生于浙江金华人,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后裔。 范浚年轻时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曾中举人,但因种种原因未能进入官场。后来,他在金华一...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烟雾缭绕的山峰如同翠绿的屏风,松树郁郁葱葱分布在高低起伏的山峦。 山谷间的风声犹如风吹过的乐器,使人想在树林间建一个小亭子。
去完善
释义
1. 烟嶂:云雾弥漫的山峰。 2. 巍巍:高耸壮观的样子。 3. 列翠屏:形容山峰排列如同绿色的屏风。 4. 松山:松树繁茂的山。 5. 高下:高低起伏。 6. 鬰葱菁:草木茂盛而青翠。 7. 风生万壑:风吹过千山万水。 8. 笙竽:指风吹过山谷产生的音效,如山风吹过竹管发出响声。 9. 触:产生。 10. 拟向:准备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范浚描绘东山的景色及内心感受的作品。诗中作者以“烟嶂”、“翠屏”开篇,展现东山雾气弥漫、山峦重叠的壮观景象。接着用“松山”、“高下”、“郁郁葱葱”来形容松树繁茂生长的态势,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第二句中的“风生万壑”意味着风吹过山间的沟壑,形成了美妙的音乐。作者通过比喻将自然之声比作“笙竽”之音,传达出风的和煦以及自然的和谐,同时传递出一种宁静的心境。这种心境让作者产生在林间建造小亭子的愿望,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一美景的热爱与留恋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东山》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范浚的一首描绘东山胜景的诗篇。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35年,正值南宋中期,时值范浚晚年时期。 范浚生活在南宋年间,这是一段充满战争与动荡的历史时期。金人入侵中原,南宋王朝被迫南渡,定都临安。范浚本人历经战乱,见证了国家的衰败与民众的苦难。然而他并未放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从他的诗作中可见一斑。 在《咏东山》这首诗里,范浚以东山作为对象,通过对东山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盛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以磅礴的气势和深厚的情感,为我们展现了东山壮丽的景象。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