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叶彦益县丞之任江宁
君不闻赤县诗人书案牍,两衙苦被官拘束。
自嫌不辨世间忙,犹得吟看县墙绿。
今君器度鼎函牛,为丞烹鲜余地优。
更当渌水吴京邑,豪士新亭旧胜游。
去追礼乐群英盛,岂复区区劳贰令。
两株松下日长哦,会有刘郎五题咏。
能来取别思依然,为我津头一系船。
解手看君有知己,吹嘘高翮上青天。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您难道没有听闻那位红色地区的诗人正在处理公务,却苦于受到官方的限制?他自己也认为无法分辨人世间的忙碌,但还能欣赏到县衙墙壁的绿色。现在您这位朋友气度非凡,担任丞相应酬自如。而且您在绿水边的京邑地区,与豪杰之士共游新亭故地。你们追寻礼仪音乐的乐趣,而不再仅仅是为了辛劳的差事。在两颗松树下吟唱诗歌,一定会有如刘郎那样的诗才得到五次赞赏。您若是前来送别并表达怀旧之情,请为我向渡口的小船问好。放开手看你这位朋友有着知音,凭借高飞的翅膀冲上青天。
去完善
释义
1. 赤县:指南京,这里代指江宁。
2. 书案牍:处理公务文书。
3. 两衙:指县衙的早衙和晚衙。
4. 官拘束:受到官职的限制和束缚。
5. 不辨世间忙:不理会世俗的繁忙。
6. 县墙绿:指在县衙周围看到的绿意盎然的景象。
7. 鼎函牛:形容才学出众,如同鼎中的大牛,比喻才识渊博。
8. 为丞烹鲜余地优:担任县丞职务,处理政务游刃有余。
9. 渌水吴京邑:指江宁的美丽风光和名胜古迹。
10. 新亭:在江宁附近的名胜古迹。
11. 群英盛:形容人才荟萃。
12. 区区:形容微不足道。
13. 贰令:副职县令,即县丞。
14. 两株松下日长哦:指在松树下悠然自得地度过时光。
15. 刘郎五题咏:指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五言诗。
16. 解手:分手的时候。
17. 吹嘘高翮上青天:指帮助叶彦益步步高升。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对于友人叶彦益出任江宁县丞的送别和祝福之情。诗中将叶彦益比作鼎函牛,意味着他的才华横溢,有能力担当重任,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他未来政绩的期待。此外,诗人还提到了前往江宁途中可能会遇到的美景、名胜和雅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画卷。诗中还有意提到“刘郎五题咏”,可能是指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江宁任刺史时留下的诗词作品,用以勉励叶彦益创作出更多的佳作。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关爱和支持,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南宋时期,诗人的范浚创作了一首名为《送叶彦益县丞之任江宁》的古诗。这首诗是在送朋友叶彦益去江宁担任县丞时所作。诗人通过对朋友的关心和对江宁地方的赞美,表达了对叶彦益上任的期许和祝福。
创作这首诗的时间大约在公元1140年前后,当时南宋正处于金兵入侵的困境中,国家形势紧张。在这种背景下,诗人范浚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关注。他以自己的诗歌作品表达了对自己朋友的关爱,以及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
在这个时期,范浚的个人生活经历也比较丰富。他曾任过国子正、太学博士等职,后因不满当时的官场腐败而辞官回乡。在家乡期间,他广交文人墨客,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这次送别叶彦益去江宁上任,也是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他所能给予的关怀的体现。
此外,这个时期的历史背景是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南京(即江宁)作为东南重镇,经济文化发展迅速。因此,范浚在诗中对江宁的描绘,也反映了当时江南地区繁荣的景象。同时,诗中提到的“百里秦淮”等地理名词,也反映出金陵古都的历史底蕴。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