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四睡次三兄茂载韵 其二 夏

标题包含
四睡次三兄茂载韵 其二 夏
水亭珍簟卧琉璃,日暮凉生小雨催。谁刺莲船过前渚,榜歌声落枕边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范浚(1090-1150),字子济,号潜溪先生,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他生于浙江金华人,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后裔。 范浚年轻时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曾中举人,但因种种原因未能进入官场。后来,他在金华一...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水边的亭子里铺上精美的竹席,躺卧在上面感觉就像在清凉的水晶中一样。傍晚时分,气温下降,小雨带来了阵阵凉意。是谁撑着莲花状的船经过前面的沙洲?歌手的歌声随着晚风传到了我的耳边,像落在枕头上的声音一样美妙。
去完善
释义
1. 水亭:临水的亭子,此处可能指诗人所在的居所。 2. 珍簟:精美的竹席,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在水亭中休息时的舒适环境。 3. 琉璃:玻璃的别称,这里用来比喻水面光滑如镜。 4. 日暮: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候,这里用来形容时间已是傍晚时分。 5. 小雨:细小的雨水,这里用来形容夏日的阵雨。 6. 催:催促,这里用来形容降雨让天气变得更加凉爽。 7. 谁刺莲船过前渚:谁驾驶采莲的小船经过前面的沙滩。 8. 榜歌:船夫唱的歌,这里用来形容船只驶过时传来的歌声。 9. 枕边来:从枕边传来,这里用来形容歌声的接近与清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水亭、珍簟、琉璃等物象勾勒出夏日的清凉景象,通过“日暮凉生小雨催”展现出夏日傍晚时分的凉爽。“谁刺莲船过前渚”则通过描绘人们划着莲花状的船只在水中畅游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夏日惬意的心境。最后一句“榜歌声落枕边来”,通过将榜歌声音拟人化,表达了诗人陶醉于夏日美景中的悠然心境。整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夏日美好的景致,使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那份宁静与悠闲。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四睡次三兄茂载韵 其二 夏》是宋代诗人范浚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北宋时期,大约公元1000年左右。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中期,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范浚生活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对他影响深远。然而,范浚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在他青年时期,家中遭遇变故,家境贫寒,这使得他不得不离家外出谋生。他在外漂泊多年,历经磨难,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文人。 这首诗《四睡次三兄茂载韵 其二 夏》表达了范浚在炎炎夏日中的忧思。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范浚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尽管生活中充满了艰辛,但他仍然坚持梦想,勇往直前。这种乐观的人生态度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