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狂泉

标题包含
狂泉
昔有大荒国,水以狂泉名。 国人皆饮泉,狂颠率无宁。 一者自穿汲,乃独能常醒。 国人既皆狂,反见不狂惊。 顾谓不狂人,无乃鬼物凭。 不然是狂疾,救疗当痊轻。 施针灼炷艾,肤肉无全平。 而彼不狂者,被虐楚不胜。 贲然走泉所,酌饮不敢停。 既饮即亦狂,万虑皆迷冥。 其狂与众一,众始欢相倾。 世事今亦然,嗟哉感诗鸣。 安得跨鹏背,独往游天溟。 寄谢彼狂子,酌泉吾不能。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范浚(1090-1150),字子济,号潜溪先生,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他生于浙江金华人,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后裔。 范浚年轻时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曾中举人,但因种种原因未能进入官场。后来,他在金华一...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从前有个大荒国,有一口泉水名叫狂泉。 这个国家的居民都饮用狂泉的水,然后都变得疯疯癫癫无法安宁。 只有一个人因为没喝这水,所以始终保持清醒。 其他国家的人都疯了,反而觉得他不正常。 他们认为这个没有疯的人可能是鬼怪附身。 要不然就是他也疯了,只是病情较轻。 他们用针灸、烧艾等方式给他治疗,但他的皮肤和肉体却没有痊愈。 而这个没有疯的人,却忍受着种种虐待。 最后,他来到泉边,喝下了狂泉的水。 喝下狂泉的水后,他的思绪也变得混乱。 他的疯狂症状和大家一样,大家才开始接纳他。 如今世道也是这样,让人感慨不已。 如何才能跨越大鹏鸟的翅膀,独自前往那遥远的地方? 告诉那些已经疯狂的人,我宁愿不喝这泉水。
去完善
释义
1. 昔:过去。 2. 大荒国:虚构的国家。 3. 狂泉:指让人发狂的水泉。 4. 颠:疯狂。 5. 无宁:无法安宁。 6. 一者:一个(人)。 7. 穿汲:从地下取水。 8. 乃:表示转折的连词。 9. 独:独自。 10. 醒:清醒。 11. 顾谓:反问地称呼。 12. 无乃:恐怕,或许。 13. 鬼物凭:鬼魅附身。 14. 不然:不是这样。 15. 是:判断动词。 16. 狂疾:疯病。 17. 救疗:救治。 18. 当:应该。 19. 痊轻:病愈。 20. 施针:施行针灸。 21. 灼炷艾:点燃艾条。 22. 肤肉:皮肤和肌肉。 23. 无全平:没有一处完好。 24. 而:然而。 25. 不狂者:这里指保持清醒的人。 26. 被虐楚:遭受虐待。 27. 贲然:迅速的样子。 28. 走:前往。 29. 酌饮:少量饮用。 30. 既:已经。 31. 即:就。 32. 万虑:众多思绪。 33. 皆:全都。 34. 迷冥:迷失迷茫。 35. 其:他们。 36. 与:跟。 37. 一:一样。 38. 众:大家。 39. 始:才。 40. 欢:愉快。 41. 相倾:相互欣赏。 42. 世事:社会现象。 43. 嗟哉:叹息声。 44. 感诗鸣:感怀诗歌的创作。 45. 安得:如何才能。 46. 跨鹏背:乘大鹏鸟的翅膀。 47. 天溟:天空尽头。 48. 寄谢:寄托感谢之意。 49. 彼狂子:那些疯狂的人。 50. 酌泉吾不能:品尝泉水我做不到。
去完善
赏析
《狂泉》是南宋诗人范浚的一首寓言诗。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奇特的寓言故事,揭示了社会中的一种现象:众人皆醉我独醒往往会受到攻击和排挤,最后不得不妥协以求生存。诗人以“狂泉”为象征,描绘出人们在面对不合理的现象时,往往盲目跟从,而对清醒的人进行排斥和迫害。这种荒诞的现象让人深思,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和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狂泉》是南宋诗人范浚的一首寓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世纪左右,即南宋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中国正处于历史上的一段动荡时期,北宋灭亡后,南宋偏安江南,与金、西夏等国家并存。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多关注国家命运和社会现实,诗歌创作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人生际遇方面,范浚生活于南宋初年,正值社会动荡不安之时。他曾任太学正,后因不满朝政而辞官归隐。他的一生历经沧桑,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这首诗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性的独到见解。 从时代背景来看,南宋时期社会矛盾尖锐,民不聊生。一方面,统治者奢侈腐化,另一方面,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种巨大的反差使得文人墨客对社会现象产生了强烈的质疑和批判。范浚的这首《狂泉》正是通过对“狂泉”的描绘,揭示了社会的病态和人性的扭曲,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