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冬夜有感

标题包含
冬夜有感
宵长倦观书,掩帙起微步。 徘徊簷隙月,点缀竹稍露。 寒空顽无风,寂历雁时度。 不知何处村,尚急野塘戽。 哀哉当丙夜,取水穷沮洳。 得无空鱼群,一举不复顾。 那知今竭泽,无复鱼可捕。 天公仁百物,暴殄天所怒。 褰裳欲从之,告以盍长虑。 浮云暗林野,恐堕荆棘路。 出门还入门,此意定谁喻。 遣兴强微吟,凄凉不能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范浚(1090-1150),字子济,号潜溪先生,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他生于浙江金华人,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后裔。 范浚年轻时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曾中举人,但因种种原因未能进入官场。后来,他在金华一...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深夜读书困倦,收卷起身漫步。 月色洒满屋檐,竹叶上露水晶莹。 寒冷的天空无风,静听雁群飞过。 远处村庄的动静,田间塘坝仍在劳作。 可怜的丙夜时分,还在辛苦取水。 恐怕鱼虾已经逃离,难以捕捉。 谁知如今水已枯竭,无法再捕鱼虾。 天地养育万物,任意破坏会招致天怒。 想要跟随他们劝谏,思考一下再做决定。 浮云遮蔽树林原野,怕走入荆棘密布的小径。 出门又返回屋内,这样的心意谁能理解? 勉强作诗抒发情感,却只觉得苍凉无言。
去完善
释义
宵长:夜晚漫长。 倦观书:因困倦而不再看书。 掩帙:合上书籍。 微步:小步。 簷隙月:透过屋檐的缝隙看到的月亮。 竹稍露:竹叶尖端的露水。 寒空:寒冷的天空。 顽:硬。 无风:没有风。 寂历:寂静的样子。 雁时度:大雁不时飞过。 何处村:哪个村庄。 野塘戽:在野外池塘劳作的场景。戽,用水车将水从低处抽到高处。 丙夜:深夜。 取水:从池塘或河流中取水。 穷沮洳:在泥水中行走。 得无:恐怕是。 空鱼群:因过度捕捞导致鱼类枯竭的现象。 一举:一下子。 不复顾:不再回头。 无复:不再。 天公:自然界的神明。 仁百物:对万物仁爱。 暴殄:浪费并伤害生物资源。 天所怒:为天地所不容。 褰裳:提起衣服下摆。 从之:跟随某人或某事。 盍:为什么不。 长虑:深思熟虑。 浮云:飘动的云彩。 暗林野:遮掩了树林和原野。 荆棘路:布满荆棘的小路。 出门还入门:出门后又回家。 此意定谁喻:这种情感谁能理解呢? 遣兴:抒发情怀。 强微吟:勉强作诗。 句:诗歌中的句子。
去完善
赏析
《冬夜有感》描绘了冬夜的寒冷与寂静,以及诗人对生活困苦的思考。首联“宵长倦观书,掩帙起微步”表达了诗人在漫长的夜晚中读书的疲倦,以及起身漫步的无奈。颔联“徘徊簷隙月,点缀竹稍露”则描绘了冬夜的景色,月光洒在屋檐之间,竹叶上的露珠闪烁着光芒。颈联“寒空顽无风,寂历雁时度”进一步表现了冬夜的寒冷与宁静,大雁不时飞过,增添了几分生趣。 然而,接下来的诗句转向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不知何处村,尚急野塘戽”,诗人注意到远方的村庄还在忙碌地用戽斗抽水灌溉农田。这引起了诗人的思考:那些农民可能在为天亮后的劳作准备,他们如此辛勤,但却可能因为干旱或洪水等自然灾害而失去一切。这种忧虑使诗人想起了“取水穷沮洳”的渔民,他们在这样的夜晚还要去河边捕鱼,而这种努力可能已经毫无意义,因为河流已经干涸,无法捕捞到任何鱼类。 诗人感慨于天地之大,但人类却常常受到自然的无情折磨。他想到要去找那些渔民劝说他们考虑长远,但他们可能会因为生活的压力而无法理解他的建议。“浮云暗林野,恐堕荆棘路”,诗人担忧自己也可能陷入困境,迷失在生活中的荆棘路上。最后,诗人发出“出门还入门,此意定谁喻”的感叹,表达出他的无奈和对他人理解的期待。整首诗通过对冬夜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切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深沉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