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遣兴五首 其二

标题包含
遣兴五首 其二
少陵古诗伯,未必真豪人。 胡为冷炙辱,自分潜悲辛。 莫倚善题赋,未悟严武嗔。 徒言磊落士,不肯异其身。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范浚(1090-1150),字子济,号潜溪先生,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他生于浙江金华人,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后裔。 范浚年轻时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曾中举人,但因种种原因未能进入官场。后来,他在金华一...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作为诗坛的前辈,未必真的壮志凌云。 为什么要忍受冷落和耻辱,内心却暗自神伤。 不要以为擅长写诗就能得到别人的认可,毕竟有时候连严武都会生气。 都说你是个胸怀坦荡的人,但始终不愿意改变自身。
去完善
释义
1. 少陵:指唐朝诗人杜甫,因其曾居住于长安附近的少陵,故世称“杜少陵”。 2. 古诗伯:指杜甫是古代诗歌的杰出代表。 3. 豪人:有豪情壮志的人。 4. 胡为:为什么。 5. 冷炙辱:指受到冷淡的待遇。 6. 潜悲辛:暗暗地感到悲伤和痛苦。 7. 善题赋:擅长写诗题咏。 8. 严武嗔:唐玄宗时期宰相严武对杜甫的不满。 9. 磊落士:具有高尚品质的人。 10. 未肯异其身:不愿意改变其高贵的品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范浚借杜甫的遭遇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怒。诗中范浚表达了对“少陵古诗伯”杜甫的同情,认为他的才华横溢却不被世人所理解,只能忍受冷遇和屈辱。范浚还批评了那些自以为是、缺乏修养的人,提醒他们不要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忽略了自身的不足。 首句中的“少陵古诗伯”指的是杜甫。杜甫在诗坛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被誉为“诗圣”。然而在这首诗中,范浚却认为杜甫并非真正的大丈夫,因为他生活在社会的底层,饱受贫困和冷落的折磨。 接下来的几句,范浚通过描绘杜甫的悲惨遭遇,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现象。他认为杜甫之所以受到冷落和屈辱,是因为他过于自信,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处境。这种看法虽然有些片面,但反映了范浚对杜甫的关爱和同情。 在诗的最后两句,范浚表达了他对那些自以为是的士人的不满。他认为这些人在指责别人的时候,并没有反省自己的行为,更没有改变自己的态度。这种缺乏自我反思的行为,使得他们在社会上无法得到尊重和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遣兴五首 其二》是南宋诗人范浚在淳熙年间所作的组诗之一。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从创作时间来看,《遣兴五首》这组诗大约作于南宋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年),这一时期正值宋金对峙,南宋偏安江南一隅,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其次,从作者的人生际遇来看,范浚生活在南宋中期,当时朝政腐败、民不聊生,他对现实的忧虑和感慨油然而生。他年轻时曾任江西铅山县尉,但因忧国忧民,不愿同流合污,不久便辞官回乡,致力于教育和学术研究。这一人生经历使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再次,从时代背景来看,南宋时期,由于北方国土丧失,南宋统治者采取妥协退让的政策,导致民族矛盾激化。同时,朝廷内部斗争激烈,权臣当道,政治腐朽。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遣兴五首 其二》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