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吴宰因劝农过寓居 其二
夙驾勤民力劝耕,肯停车轨访柴荆。
谁言羁旅知交态,君似春风不世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早点起床勤奋地劳作,劝勉农民努力耕种,
愿意暂时停车探访民间百姓。
谁说在旅途中才知道友谊的可贵呢?
您就像那春风一般关爱众生,无法用言语形容的高尚情操。
去完善
释义
《龙游吴宰因劝农过寓居 其二》范浚:这是一首描述龙游地区(今浙江一带)的诗歌。以下是对其中词语的解释。
1. "夙驾":指早起驾车出行,形容勤劳。
2. "勤民力劝耕":强调努力劳动,鼓励农业生产。
3. "车轨":古代道路的两条车辙,比喻来往的道路。
4. "柴荆":简陋的民居,这里指诗人的住所。
5. "羁旅":离家在外,寄居他乡。
6. "知交态":了解朋友的情谊。
7. "春风":形容温暖、和煦的氛围或事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春日劝农为主题,描绘了作者与吴宰共度春光、共同勉励的情景。首句“夙驾勤民力劝耕”点明诗人与吴宰一同前往农田进行劳作,体现了他们勤劳的品质和对农民生活的关注。接下来的“肯停车轨访柴荆”则展示了吴宰的亲民作风,他在繁忙的公务中仍能抽出时间走访百姓家庭,关心民生疾苦。后两句通过对比揭示出作者的感慨,虽然身在异乡,却有如春风般的温暖友谊,表达了诗人对吴宰诚挚的感激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画面生动,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龙游吴宰因劝农过寓居 其二》的作者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范浚。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世纪初,即南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一隅,对金、西夏采取妥协求和的方针,使得南宋社会相对安定。虽然北方领土丧失,但南方的经济文化却得到了发展。
范浚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小勤奋好学,博闻强识。然而他生逢乱世,年轻时因战乱流亡至江西一带,生活艰辛。在流亡期间,他亲眼目睹了民间的疾苦,也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深感忧虑。这段人生经历使他对民生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这首诗中,范浚描绘了自己寓居江西时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表达了希望政府关心民生、改善民生的愿望。这首诗既体现了范浚忧国忧民的情怀,也反映了南宋时期社会现实的缩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