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岁暮喜晴

标题包含
岁暮喜晴
晴山喜见晓巑岏,笑出蓬门不暇冠。 风扫断云齐万弩,日融残雪上三竿。 早黄杨柳漏春信,晚翠枇杷凌岁寒。 从此林芳入幽赏,冻醪新压味甘酸。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范浚(1090-1150),字子济,号潜溪先生,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他生于浙江金华人,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后裔。 范浚年轻时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曾中举人,但因种种原因未能进入官场。后来,他在金华一...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晴天时的山峰显得分外峻峭秀丽,见到清晨阳光时来不及戴上帽子便欢笑着走出简陋的房门。 风吹散了天空中厚重的云朵如同万箭齐发,太阳融化了雪地使它逐渐上升直至中午。 早春的黄柳预示着春天的来临,傍晚翠绿的枇杷显示着其度过寒冬的生命力。 自此开始享受树林中的芬芳,品尝刚压制好的美酒,感受其中甘甜与酸涩的滋味。
去完善
释义
1. "巑岏":指峻峭的山峰。这里用来形容晴天时的山峰景象。 2. "蓬门":蓬草编的门,借指贫穷人家。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匆忙地欣赏美景的心情。 3. "断云":分散的云彩。"齐万弩"意指风扫过云彩,使它们分散开来,像箭矢齐发一样。 4. "三竿":太阳升起三竿高,即指太阳已升高。 5. "杨柳":指春天来临,黄色的嫩叶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6. "枇杷":一种水果,因其果实成熟于冬天,所以被称为“晚翠”。 7. "冻醪":寒冷天气酿制的酒,具有甘甜的口感。
去完善
赏析
《岁暮喜晴》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岁末之时,天气放晴的愉悦心情。诗人通过对清晨阳光照耀下的群山、随风飘散的断云、日渐消融的残雪以及春天即将来临的气息等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季节更替中自然界的美景。此外,诗人还提到了早春的黄杨、晚翠的枇杷等植物,以强调时令的变化。最后,诗人表达了在欣赏林间美景的同时,品尝着美酒的味道,感叹岁月的美好。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敏锐的感受表达,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岁暮喜晴》是宋代诗人范浚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87年,正值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宋朝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繁荣,但边境时常受到北方金国的侵扰。 在这一年末之际,天气持续阴雨连绵,诗人范浚眼见农田收成无望,民生艰难,内心忧虑不已。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天突然放晴,阳光普照大地,诗人因此感到了希望的曙光,遂作此诗。 在这个历史时期,范浚出身贫寒,他勤奋好学,研究经史百家之学。然而他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多次应试不第。尽管如此,范浚仍然坚守信念,努力求学,后来成为了一名著名的学者和诗人。他的作品以关心民生、抒发忧国忧民之情为主题,深受后人称赞。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