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题何元晋亦乐堂

标题包含
寄题何元晋亦乐堂
士生堕尘网,窘若囚飞虫。 思牵黄耳不可得,况欲云卧听松风。 何郎可怜人,耻与俗同调。 不作穷愁懊恼诗,独抱青山坐长啸。 诛茅结屋傍林塘,石兰露菊秋风香。 掉头万事一不顾,仰天白眼倾壶觞。 邈予坐阻窥幽躅,梦到东窗攀绿玉。 裁诗寄似堂中人,为楷银钩写高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范浚(1090-1150),字子济,号潜溪先生,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他生于浙江金华人,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后裔。 范浚年轻时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曾中举人,但因种种原因未能进入官场。后来,他在金华一...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读书人生活在纷繁尘世,犹如囚禁在蛛网中的蝴蝶般窘迫。 思念家乡的声音却遥不可及,哪里还能像云彩一样自由漂浮,倾听松涛风声。 美丽的何郎是那么惹人怜爱,她鄙视那些庸俗的人。 她不愿写诗来宣泄自己的穷困和烦恼,她宁愿独自一人坐在山岗上,对着远方大声歌唱。 她在树林和水塘旁搭建了一个小屋,那里有兰花、菊花等美丽的花朵,秋风吹过,香气四溢。 她把世俗的一切都抛在脑后,仰头朝天,大杯畅饮。 我在遥远的这里向往她的生活,梦见自己在东窗边攀摘绿色的美玉。 我想写一首诗寄给她,就像用银色的笔在高处描绘竹林的美景。
去完善
释义
1. 何元晋:字师贤,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南宋学者、诗人,曾任江州通判。 2. 黄耳:《晋书·陆机传》载,西晋文学家陆机有犬名黄耳,能传达主人书信。后以"黄耳"为信使的典故。 3. 云卧听松风:指高卧林泉,聆听松涛之声,形容隐逸生活。 4. 诛茅:砍除茅草,指修建房屋。 5. 林塘:树林和水塘,此处指风景优美的环境。 6. 石兰:一种香草,常用于庭院布置。 7. 露菊:带露水的菊花,比喻新鲜、洁净。 8. 白眼:表示轻视、鄙视的目光。 9. 幽躅:指隐士隐居的地方。 10. 东窗:东方的窗户,借指作者自己的住处。 11. 绿玉:绿色玉石,这里指翠竹。 12. 堂中:指何元晋的居所亦乐堂。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何元晋隐居生活的诗篇,范浚通过对何元晋的描述,表达了对脱离世俗纷扰、追求自由生活的向往。诗歌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何元晋的高洁品质和独立人格,以及他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己不能像何元晋那样过上理想生活的无奈和对他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寄题何元晋亦乐堂》是南宋诗人范浚在公元1175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当时正值宋朝动荡时期,金兵南侵,边境战乱频繁。 作为宋代的一位文人,范浚以学者和文人的身份活跃于当时的社会舞台。然而他的一生并不得志,曾担任过小官,后因故辞职归隐,一心致力于学问和教育。他的家乡山清水秀,自然风光十分优美。他在这样的环境中,写下了这首抒发情怀的诗篇。 在那个时代,士人阶层的命运与国家政治密切相关,他们渴望和平与安定,希望建立一片属于自己的乐土。而这也是范浚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景,以及与朋友分享快乐的心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