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作二首 其二
飞花拂帘幌,亦有关篱墙。
随风各偶尔,何足较短长。
富贵真传舍,易人岂其常。
寄语穷巷士,少安无自伤。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飘舞的花瓣轻轻拂过窗帘和门帘,也被关在篱笆和围墙之外。
它们随风飘落,只是偶然的相遇,又有什么值得去比较长短优劣呢?
富贵荣华如同旅馆过客,变化无常又怎能长久?
请告诉那些处于困境中的读书人,稍安勿躁,不要自我伤害。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飞花:飘落的花朵。
2. 拂:轻轻擦过。
3. 帘幌:窗帘和帷幔。
4. 关:关联。
5. 篱墙:篱笆围墙。
6. 偶尔:间或;有时。
7. 短长:指争胜。
8. 富贵:富裕而显贵。
9. 真传舍:真实短暂的驿站。
10. 易人:改变心性。
11. 穷巷士:贫穷的读书人。
12. 少安:稍许安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飞花”开篇,诗人通过描绘春天飞舞的花瓣为读者展示了一个生动的画面。随后,诗人用“拂帘幌,亦有关篱墙”两句传达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接下来的诗句“随风各偶尔,何足较短长。”暗示了生活中诸多的偶然性,无论贫贱富贵,都不能过于执着于比较和计较。
诗人紧接着笔锋一转,用“富贵真传舍,易人岂其常。”两句表达了他对世事无常的感悟。在诗人的眼中,富贵荣华犹如过客匆匆,世事变幻莫测,人生易逝。正因如此,他提醒那些身处困境的人要“少安无自伤”,学会接受现实并乐观地生活。
整首诗语言平实,却富含哲理。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传达了生活中的智慧:面对命运的起伏,我们应该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偶作二首 其二》是南宋诗人范浚在淳熙年间所作。范浚,字茂明,一作茂岷,号翠岩居士。他生活在南宋时期,曾担任过多地的地方官,因不满朝廷的腐败而辞官回乡,专注于教书育人。
在这首诗的创作期间,南宋朝廷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一方面,金国不断南侵,宋军屡战屡败;另一方面,国内政治腐败,民生困苦。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文人志士对国家前途感到担忧,纷纷投身于抗金事业或关注民间疾苦。范浚正是其中的一员,他以诗歌为载体,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在《偶作二首 其二》这首诗中,范浚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农民劳作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他以农民的辛勤耕耘为喻,暗示国家需要像农民一样勤劳勇敢的人才,才能战胜外敌、改善民生。同时,他也批判了那些只知享乐、不顾国难的权贵们。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