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 琼花
东风吹尽。但一片绿阴,空留春恨。后土祠荒,飞琼谪久,还喜玉容堪认。二十四桥夜月,二十四番花信。便载酒,怕芳菲易老,阴晴难稳。娇困。羞起晚,伫立画阑,净洗闲脂粉。沉水浓熏,蜂黄淡染,自有绝尘香韵。也知世间无对,肯许浮花相近。凤箫远,待数枝折与,玉峰人问。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风逝去,只剩下一片绿叶,徒留春天的遗憾。后土祠已经荒废,仙子被贬谪了许久,还好还能认出她的容颜。二十四桥上的明月,还有二十四番花开花落。带着酒意而来,只怕花朵容易凋谢,阴晴不定。美人慵懒,晚起而不愿意画眉,站在栏杆旁,洗净了脸上原有的妆容。用沉香来熏衣,淡淡的蜂蜡染色,这些都是出尘的香气。我知道世界上没有比这更好的了,所以我不让别的花靠近。在远方吹响凤箫,等待摘下几枝,送给山峰上的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东风:春风。
2. 绿阴:绿叶成荫,指树木茂盛。
3. 后土祠:后土娘娘的祠堂。
4. 飞琼谪久:指仙女已经很久没有降临人间。
5. 玉容:美好的容颜。
6. 二十四桥:扬州的著名景点之一,传说有24座桥,这里泛指扬州的美景。
7. 花信:开花的季节。
8. 芳菲易老:形容花朵容易凋谢。
9. 娇困:形容花朵娇嫩而娇弱。
10. 伫立画阑:站在栏杆前。
11. 沉水浓熏:用沉水香熏衣服。
12. 蜂黄淡染:指颜色淡雅。
13. 世间无对:世上没有与之相比的东西。
14. 浮花:虚浮的花朵,指那些容易凋谢的花儿。
15. 凤箫远:指悠扬的箫声远去。
16. 玉峰人问:玉峰的人询问。
去完善
赏析
《喜迁莺·琼花》这首词生动地描绘了琼花的美丽、空灵、静谧的韵味,以及那种纯洁脱俗的气质。上片从东风吹尽,一片绿阴,留下春恨,转入对琼花的描绘,那“二十四桥夜月”的美景仿佛在眼前浮现,让人感到琼花似乎能感知人间冷暖,自由生长,但同时也担心芳菲易老,阴晴难稳。下片则刻画琼花的羞怯和娇柔之美,从沉水浓熏,蜂黄淡染等细节处展示琼花的香味之美,以此暗示它的孤傲和遗世独立。最后两句以凤箫声远,待到琼花开时折几枝赠予玉峰的人儿,更是巧妙地表达出对琼花的赞美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喜迁莺 琼花》是元代词人张翥于元至正年间(公元1341年-1370年)所作。在这段时间里,元末的动荡局势和各地农民起义频发,社会矛盾激化。张翥任职于朝廷,对时代的变化有深刻的体验和理解。
在张翥所处的时期,琼花被视作吉祥之花的象征,代表着美满幸福。他以琼花为主题,以《喜迁莺》为词牌名,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安定和平的追求。这首词既表现了张翥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