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送从道
常欲饱煖天下人,其道未得一寸施。
子有二亲皆七十,糠核不充常寒饥。
昨日访我破屋下,具鸡一只酒一巵。
子起却盘筯不举,吾亲未省曾食之。
对我嘘嚱涕泗下,孝子之心真可悲。
子固与我同一体,相间岂复有毛皮。
顾子之亲则吾亲,吾亲冻馁无柰何。
饱煖天下心徒为,送子出门成此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时常希望让天下人都吃饱穿暖,但我的抱负还未实现丝毫。你的双亲都已经七十高龄,粮食不足常常挨饿受冻。昨天来到我的茅草屋,带来了一只鸡和一点酒。你推开筷子不吃一口,我知道你的父母还没有享受过这样的食物。看着我流泪满面,孝顺的孩子真让人可怜。我们本来就是血脉相连,互相之间哪有那么多的隔阂。你的亲人也就是我的亲人,看到他们挨饿受冻我却无能为力。让天下人吃饱穿暖的心也只能是空想,送你离开的时候写下了这首诗。
去完善
释义
1. 常欲饱煖天下人:常欲,经常想要;饱煖,让天下人都吃饱穿暖。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一直想要让所有的人都能吃饱穿暖。
2. 其道未得一寸施:其,指代作者自己;道,主张或理想;施,施行;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的主张未能在现实中得到一点实施。
3. 子有二亲皆七十:子,对对方的尊称,这里指从道;二亲,父母双亲;七十,年龄七旬,表示年老的程度。这句话的意思是从道的父母都已是古稀之年。
4. 糠核不充常寒饥:糠核,糙米碾制后剩下的粗糠和稻壳;常寒饥,长期处于饥饿状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从道的家中粮食用品极度匮乏,时常挨饿。
5. 昨日访我破屋下:破屋,简陋的住所;访,探访,造访。这句话的意思是昨天从道到作者的住处来拜访他。
6. 具鸡一只酒一巵:具,备办;鸡一只,用一只鸡作食物;酒一巵,倒一杯酒;这句话是描述从道来访时招待的食物和饮料。
7. 子起却盘筯不举:子起,指从道起身离开;却,退回;盘筯,筷子,这里借指用餐;不举,不起,不拿。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从道要离开时,他没有拿起筷子吃饭。
8. 吾亲未省曾食之:吾亲,指作者自己的父母;未省,不曾明白;曾食之,曾经吃过这些饭菜。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的父母并不知道这些食物的存在。
9. 对我嘘嚱涕泗下:对我,面对我;嘘嚱,悲叹的声音;涕泗,泪如雨下。这句话的意思是面对作者时,从道发出悲痛的叹息声,泪流满面。
10. 孝子之心真可悲:孝子,尊敬父母的人;之心,内心情感;真可悲,真正值得同情。这句话的意思是认为从道作为孝子十分值得同情。
11. 子固与我同一体:子固,确定是;与我,与我有关联;同一体,具有相同性质的事物。这句话的意思是确定从道与作者具有相同的性质。
12. 相间岂复有毛皮:相间,相互比较;岂复,岂能再;毛皮,比喻微小差别。这句话的意思是彼此之间并不存在太大的差异。
13. 顾子之亲则吾亲:顾,考虑;则,那么;这句话的意思是考虑到从道的父母就是作者自己的父母。
14. 吾亲冻馁无柰何:冻馁,受冻挨饿;无柰何,没有办法。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的父母过着寒冷饥饿的生活,却无法解决。
15. 饱煖天下心徒为:心徒为,心里想着做但无法实现的事情。这句话的意思是想让天下人都过上温饱的日子,可这只是个无法实现的心愿。
去完善
赏析
赏析:石介在这首《又送从道》中,以深厚的同情和浓烈的关切,表达了对贫困家庭的深深同情和对孝道的热切呼唤。开篇即表露出诗人渴望改善天下人生活境况的宏大抱负,然而现实中的困境让这一理想变得遥不可及。诗人在描述朋友家庭困境的同时,也将自己的忧虑与无奈袒露出来。这种“同病相怜”的情感交汇,使得全诗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力量。在感叹朋友无法孝敬双亲之时,诗人更加凸显了孝道的无上重要性,同时也使读者深思自身在这个问题上的责任。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浓郁,极富感染力,堪称一首感人至深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又送从道》是宋代诗人石介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040年左右,当时石介正处于中年时期。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北宋王朝与西夏、辽国的关系复杂,边境战事不断。为了巩固国防,选拔了一批文武双全的人才。石介在此时崭露头角,任国子监直讲,负责教授皇亲贵族及官员的后代。
石介本人的生平充满了波折。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年轻时,他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因政治原因未能及第。后来,他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学识得到了朝廷的重用。然而,他在官场上并不得意,经常受到同僚的排挤和打压。
在这样的背景下,石介创作了这首《又送从道》。在这首诗中,他以送别友人从道为引子,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他通过对友谊的珍视,对友情的执着,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