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永伯仲渊在狱作九十二言伤之

标题包含
永伯仲渊在狱作九十二言伤之
吁嗟恶兽群,蹄踏麒麟如死麏。 吁嗟恶鸟音,啅噪凤凰伏中林。 我愿爪牙如锋锷,牙可噬兮爪可搏。 直入深山驱虎狼,护取麒麟好头角。 又愿身生两羽翼,一夕长就万丈长。 直入林中护凤凰,不使毛羽肤寸伤。 吾愿两未遂,中夜涕下沾衣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石介(1005年-1045年),字守道,一字公操,号徂徕先生。北宋时期著名学者、政治家。 石介出生于山东兖州奉符县(今山东泰安)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以《周易》、《春秋》等儒家经...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唉呀那丑恶的兽群, 把瑞麟践踏得像死去的獐子。 唉呀那难听的禽鸣,让凤凰在密林中都藏不起身形。 我希望自己的爪牙像刀剑般锐利,牙齿能咬合,爪子能搏击。 能够深入山林驱赶虎狼,保护麒麟出人头地。 我又希望自己生出一双翅膀,一夜之间就能长到万尺之长。 我能够在树林中保护凤凰,不让它的羽毛受到一点损伤。 但我的两个愿望都没有实现,半夜时分泪水沾满了衣裳。
去完善
释义
1. 吁嗟:叹词,表示忧叹。 2. 麒麟: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着祥瑞和仁德。 3. 如死麏:形容麒麟受到践踏的样子,如死麏一般。 4. 啅噪:大声喧闹。 5. 凤凰: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着美好和高贵。 6. 中林:即森林之中。 7. 爪牙:指动物的爪子和牙齿。 8. 锋锷:刀刃,这里比喻锐利。 9. 驱虎狼:驱赶猛兽。 10. 好头角:形容麒麟的优良品质。 11. 翼:翅膀。 12. 一夕:一夜之间。 13. 丈长:长度单位,一丈约等于三米。 14. 不使毛羽肤寸伤:形容尽力保护凤凰不受伤害。 15. 中夜:半夜。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忧国忧民情感的诗歌,作者借麒麟、凤凰这些象征美好与高贵的事物被践踏和伤害,表达出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国家的忧虑。诗人渴望拥有力量,能够保卫国家的宝物和人材,然而自身能力不足,令他痛心疾首,无法做到守护国家的事务。这首诗深深地表现出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忧患意识,读来令人感慨万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石介目睹兄弟永伯入狱的悲惨遭遇,悲愤填膺地写下这首诗。当时,石介刚刚进入官场,担任国子监直讲。在这首诗中,他以沉痛的笔触描绘了兄弟在狱中的苦难生活,表达了对于家庭亲情和兄弟情谊的深深怀念之情。 这个时期,北宋王朝正处于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阶段。宦官、权臣争权夺利,冤狱屡禁不止。面对这种局面,石介深感忧虑和痛心。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种现状,为国家和人民谋求福祉。然而,他的理想并未实现,反而因为直言不讳地批评时政而被罢黜,这使得他对现实更加失望。 在诗中,石介借用了“九十二言”这一典故,表达了对兄弟永伯的关爱和担忧。这个典故出自《庄子·外物》,描述了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弟子颜回因言论触犯国王被关押在鲁国监狱,其兄长颜渊闻讯后,急忙赶往监狱看望颜回,却不幸在途中遇到盗贼被杀。这个故事寓意着骨肉情深,患难与共。 石介用这个故事作为诗的开篇,旨在表达对永伯在狱中受苦的关切,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家庭亲情的珍视。这首诗不仅表现了石介对亲人的深情厚谊,也展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