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颂九首·莫丑
乃谋于渭,乃将于美。
王师膺扬,涉江万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他们商议在渭水一带集结,以便从那里乘船顺流而下进攻江南。正义之师士气昂扬,准备跨越江河跋涉万里。
去完善
释义
1. 乃:副词,表示事情发生了或者即将发生。
2. 谋:动词,商量、讨论的意思。
3. 于:介词,表示动作的方向或对象。
4. 渭:地名,指的是陕西省的渭河。
5. 将:动词,带领、指挥的意思。
6. 美:名词,指的是美德、美好的事物。
7. 王师:指军队,这里特指宋朝的军队。
8. 膺:动词,接受、承受的意思。
9. 扬:动词,传播、发扬的意思。
10. 涉:动词,渡过、穿越的意思。
11. 江:长江。
12. 万里:长度单位,表示距离遥远。
去完善
赏析
《莫丑》是石介创作的一首宋颂,描绘了古代王者统帅军队出征的壮烈景象。诗中的“乃谋于渭”和“乃将于美”描述了战前在渭水河畔的策划和选拔将领的过程,突显了战争的紧迫性和严谨性。接下来的“王师膺扬,涉江万里”则强调了士兵们斗志昂扬、英勇奋战的精神风貌,展现出他们勇往直前、跋涉万水千山的决心。这首诗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气势磅礴,使人们仿佛置身于那激情澎湃的战斗场景之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石介的《宋颂九首·莫丑》是他在北宋年间创作的诗歌之一。作为当时著名的文人学者,石介致力于复兴儒学,提倡道统观念。他为人正直,反对阿谀奉承,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
在北宋时期,社会政治环境相对稳定,但各种矛盾仍然尖锐。石介在此时积极寻求变革,渴望祖国繁荣富强。然而,他在现实中也看到了许多腐败现象和道德沦丧的问题,这让他深感忧虑。
在这首诗中,石介表达了他的忧虑之情和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他以“莫丑”为题,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呼吁人们要保持高尚的品质,摒弃丑陋的行为。诗人通过对比的手法,描绘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表达了对社会的关切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