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蜀地多山而少平田因有云

标题包含
蜀地多山而少平田因有云
五谷无种处,蜀民土田窄。 痴岩顽石长不休,诜诜赤子将何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石介(1005年-1045年),字守道,一字公操,号徂徕先生。北宋时期著名学者、政治家。 石介出生于山东兖州奉符县(今山东泰安)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以《周易》、《春秋》等儒家经...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五谷无法种植的地方,四川人民面临着土地贫瘠的问题。 而那些坚硬的岩石和顽固的土壤仿佛永无止境地生长着,这让众多的百姓如何生存下去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五谷:指五种谷物,即稻、黍、稷、麦、菽。 2. 种处:种植的地方。 3. 蜀民:四川地区的居民。 4. 土田窄:土地稀少,田地狭窄。 5. 痴岩:愚钝的山岩。 6. 顽石:坚硬的石头。 7. 长不休:一直持续下去。 8. 诜诜:形容众多的人群。 9. 赤子:这里指百姓或农民。 10. 将何食:将靠什么生活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四川地区地势险峻、土地贫瘠的状况,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地百姓生活困苦的忧虑。首句“五谷无种处”点明了四川地区的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宜耕种。紧接着的“蜀民土田窄”则进一步强调了土地资源的匮乏,使百姓的生计更加艰难。“痴岩顽石长不休”形象地描绘了蜀地的地貌特点,那些坚硬的岩石和陡峭的山坡似乎永无止境地占据着这片土地。最后一句“诜诜赤子将何食”则是诗人对于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百姓的关切之情,他们无法种植粮食,又该如何生存呢?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体现了诗人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和忧国忧民的精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蜀地多山而少平田因有云》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60年,当时石介正居住在四川成都地区。在五代十国时期,四川盆地战争较少,相对较为安定,石介在此地任职,有机会观察和体验当地的自然风貌。他注意到了蜀地山川连绵,地势崎岖不平,农田分散且零星,形成了独特的田园风光。 在这段时间里,石介的个人生活也发生了不少变化。他的政治生涯起起伏伏,曾在蜀地担任过地方官职,负责管理农田水利事务,对农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使他在诗歌中能生动描绘出蜀地的地貌特点和农耕生活场景。 在这个时代,中国正处于五代十国的动乱之中。尽管石介所居住的蜀地相对和平,但他还是感受到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和平的向往。此外,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深受杜甫、白居易等现实主义诗人的影响,石介也在其诗歌中表现出了关注现实、关心民生的精神。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