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色
春近满鲁分,雨余堆汶河。
浓云映不尽,残照射来多。
高与天临县,闲临月上坡。
特开西北户,爱此鬰嵯峨。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即将来临,万物充满生机;雨后滋润,汇集成了汶河。
厚厚的云层遮不住阳光,夕阳透过云层照耀大地。
天空高远仿佛临近县区,悠闲地赏着月升上山坡。
特意打开西北方向的窗户,欣赏这雄伟壮丽的山景。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满鲁分:这里指黄河在山东境内的段落。满鲁,即古时的满洲部落,生活在黄河流域一带。
2. 堆汶河:此处意指地势较高的汶河。堆,堆积,这里形容河水汇集形成的景象。汶河,位于山东境内的一条河流,源于泰山山脉。
3. 浓云映不尽,残照射来多:这两句描述了云层浓密,阳光穿透云层折射出来的光斑,表现出诗人在观察天气变化中的细心之处。
4. 高与天临县,闲临月上坡:这联表达了诗人对岳色的向往和喜爱,在欣赏风景时,天空、山峦与月亮三者融为一体的画面。
5. 特开西北户:诗人开启西北方向的大门,引申为向西北方向走去。
6. 郁嵯峨:形容山势巍峨壮丽的景色。
去完善
赏析
《岳色》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以及大自然的壮丽景观。诗人通过描述“春近满鲁分”和“雨余堆汶河”的景象,展现了春天来临时大地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象。同时,诗人还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如“浓云映不尽”与“残照射来多”相互对应,使得诗句更加优美。此外,诗人还通过“高与天临县”和“闲临月上坡”的描绘,表达了山岳之高和天地之大,以及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最后,诗人通过对“特开西北户”和“爱此郁嵯峨”的描述,表达了对壮丽的自然景观的热爱之情。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诗人在欣赏大自然时的心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岳色》是北宋著名文学家石介创作的一首描绘壮美景色的诗篇。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80年至1040年之间,也就是北宋时期。在这段时间里,石介作为一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生活充满了波折和动荡。他曾任太学博士、国子监直讲等职位,后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而被贬官,最终在孤独和忧郁中离世。
在石介生活的时代,北宋正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宋朝经济繁荣,科技和文化发展迅速。然而,由于长期的和平环境,使得朝廷内部出现了严重的腐化和奢侈现象。石介作为一位正直的文人,对此深感忧虑。他在诗中表达了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