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文中子 其一

标题包含
文中子 其一
龙蛰河汾道不行,訏谟经济授诸生。 由来房魏皆卿相,共辅文皇致太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石介(1005年-1045年),字守道,一字公操,号徂徕先生。北宋时期著名学者、政治家。 石介出生于山东兖州奉符县(今山东泰安)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以《周易》、《春秋》等儒家经...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龙卧在汾水河畔不再行走,他向学生们传授宏伟的治国之策。自古以来,房琯和魏徵都是朝廷的宰相,共同辅佐皇帝实现国家的繁荣与和平。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龙蛰河汾:龙,指杰出的人才;蛰,指隐居;河汾,即山西的黄河和汾河一带,这里用来代指山东的石介家乡。这句话意思是,虽然杰出的石介隐居在黄河、汾河流域的山东,但他的政治主张并未得到推行。 2. 道不行:指石介的政治主张没有能够实施。 3. 訏谟经济:訏谟,指远大的谋略;经济,指经邦济民的政治才能。这句话意思是,石介把自己的远大谋略和政治才能传授给学生。 4. 授诸生:诸生,指众多学生。这句话意思是,石介把他的政治理念和治理才能教授给了众多的学生。 5. 由来房魏皆卿相:由来,即历来;房魏,指唐朝的宰相房玄龄和魏徵;皆,都;卿相,古代高级官员的泛称。这句话意思是,自古以来,像房玄龄和魏徵这样的贤臣良相都是国家的重臣。 6. 共辅文皇致太平:共,共同;辅,辅佐;文皇,对皇帝的尊称;致,实现;太平,国家安定繁荣的景象。这句话意思是,这些贤臣良将共同辅佐皇帝,实现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龙蛰河畔的文人墨客们,他们在河汾之道上传播知识,教授弟子。诗人通过讲述房魏两位学者成为国家重臣的故事,表达了知识分子对于治国安邦的责任和担当。整首诗意境高远,充满了对知识的敬畏和对国家的忠诚。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石介的《文中子 其一》是描绘诗人寄情山水的诗句,创作于北宋时期。这首诗反映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在诗中,石介描绘了山水景色及自然界的生物,表达了人们应该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片刻宁静的心境。 石介生活在北宋仁宗时期(960-1022年),这是一个经济、文化较为繁荣的时期,也是儒家学派逐渐复兴的阶段。石介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在学术上主张儒家学说,反对佛、道两家思想。由于石介强烈的儒家信仰和坚定的民族主义观念,他曾在政治上受到迫害,曾被贬官至地方任职。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他对儒学的执着追求和对国家的忠诚。 在石介所处的历史时期,宋代社会政治较为稳定,经济发展迅速。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对人生哲理和道德伦理产生了深入思考,他们将自然与哲理紧密相连,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因此,石介的诗歌具有很强的时代特色和生活气息。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