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御史台牒督光台钱牒云以凭石柱镌名因戏书呈

标题包含
御史台牒督光台钱牒云以凭石柱镌名因戏书呈
幕中久次无他术,衔内兼官带事司。 石柱锥我诚似是,豸冠加首竟何为。 几曾执简挟弹去,空被光台督责隋。 一起鸳鸯戛云汉,应员燕源守短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石介(1005年-1045年),字守道,一字公操,号徂徕先生。北宋时期著名学者、政治家。 石介出生于山东兖州奉符县(今山东泰安)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以《周易》、《春秋》等儒家经...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戏曲表演中长期担任次要角色别无其他技能,同时兼任多个部门的职责。 对我来说,担任类似石柱这样的角色确实如此,而戴上官员的头冠又是为了什么呢? 曾多次准备拿起竹简和弹弓去战斗,却只是白白地被高台上的上级责备和监督。 我们一起像鸳鸯一样飞向云端,应该去燕山地区保卫短暂离别的地方。
去完善
释义
1. 御史台牒:指御史台下发的文书。 2. 督光台钱:指督察光台的费用。 3. 牒云:签发公文的用语。 4. 凭石柱镌名:指在石柱上刻名字作为凭证。 5. 因戏书呈:意思是,我将这些内容开玩笑似的记录下来并送给你看。 6. 幕中久次:指在幕府中长期任职。 7. 无他术:没有其他的本事或本领。 8. 衔内兼官:指在同一职务下兼任其他职位。 9. 带事司:处理具体事务的部门。 10. 石柱锥我:比喻责任重大。 11. 诚似是:确实是这样。 12. 豸冠加首:指担任监察御史的职位。豸,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能辨善恶;冠,帽子。 13. 竟何为:究竟是为了什么目的呢? 14. 几曾:从未,表示次数少。 15. 执简挟弹:指拿着竹简带着弹劾的权力。 16. 空被光台督责:白白地被光台责怪。 17. 隋:古文中常用“隋”字表示欺骗、欺诈的意思。 18. 一起鸳鸯戛云汉:意指我们这群官员如同鸳鸯一样飞向天空,共同承担责任。 19. 应员燕源守短离: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工作的期许,希望能够在燕源这个地方做好自己的职责。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文人官员心态的诗篇。诗人石介通过对个人经历与现状的描述,传达了其对社会角色的反思和对官场生活的无奈。诗人在幕僚中任职已久,并没有特殊的才能和技能,却承担着多种职责。被任命为监察官员的石介在履行职责时,感到自己仿佛被人刻意刁难,如同顶着一种无形的压力。 他对曾经的期望与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反差:虽然理想中希望自己能够秉公执法、为民请命,但现实中却发现自己无力改变局面。他曾设想自己会像手持弹劾官员之权的官员那样,监督着朝廷的运转;然而实际上却空有监督之名,并无实际权力去纠正社会的不公。这样的矛盾使得他在社会上备受指责,内心承受巨大的压力。 尾联以“一起鸳鸯戛云汉,应员燕源守短离”比喻群臣犹如鸳鸯齐飞,意味着和谐共处,各尽其职。然而,他的梦想只是“守短离”,说明他在现实中妥协了,选择了保持短距离的安全,以便在官僚体制下谋求生存之道。这首诗表现了封建社会士人的悲哀与无力,揭示出当时社会的荒谬和人心的幽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御史台牒督光台钱牒云以凭石柱镌名因戏书呈》是北宋著名文人石介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040年左右,正值石介担任国子监直讲时期。在这个时期,石介积极参与朝政,对国家的治理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然而,由于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他的许多建议并未得到采纳,这也使得他对于官场产生了一定的失望情绪。 在这一时期,北宋朝廷正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势。在外部,西夏、契丹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对北宋边境的不断侵扰,使得北宋国家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在内部,官员腐败、民生疾苦等问题日益严重,社会矛盾激化。在这种背景下,石介作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对于国家的治理和未来充满了担忧。 这首《御史台牒督光台钱牒云以凭石柱镌名因戏书呈》正是石介在这种情况下的真实写照。他以戏谑的口吻表达了对官场的无奈和对现实的讽刺。通过对“光台钱牒”的描绘,揭示了当时官僚体系的腐朽和弊端。而“石柱镌名”则表达了石介渴望留下历史印记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他在现实中的无力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