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郑师易秀才诗奔腾遒壮殆有石曼卿学士风骨作

标题包含
郑师易秀才诗奔腾遒壮殆有石曼卿学士风骨作
曼卿续得少陵弦,弦绝年来又一年。 惊起听君讽新句,洒如开集味遗篇。 一家气骨疑无偶,万丈光芒欲拂天。 好向风骚尤着急,他时三箇地诗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石介(1005年-1045年),字守道,一字公操,号徂徕先生。北宋时期著名学者、政治家。 石介出生于山东兖州奉符县(今山东泰安)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以《周易》、《春秋》等儒家经...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曼卿连续多年继承杜甫的诗风,诗意断绝已逾一年。 突然听到您吟诵的新诗句,犹如打开诗集品尝遗失的美好。 您的一家人都充满才情,无人可比;您的诗篇光芒万丈,直冲云霄。 希望您在诗歌的风骚中更加努力,日后定会成为诗坛上的佼佼者。
去完善
释义
1. 郑师易:作者的朋友,一名秀才,擅长写诗。 2. 石介:北宋著名学者、文学家,本诗的作者。 3. 曼卿:指石曼卿,北宋文人,与欧阳修等交好,以豪放磊落著称。这里借指郑师易的诗才。 4. 少陵:杜甫的别号,此处代指杜甫。 5. 弦绝:指音乐停止,这里比喻杜甫诗歌创作的断档。 6. 讽新句:指诵读郑师易的新诗句。 7. 洒如开集:形容诗集中的诗篇如同佳肴一样美味。 8. 一家气骨:指郑师易诗歌的风格独特,无人能及。 9. 无偶:没有匹配的对手。 10. 万丈光芒:形容郑师易的诗才横溢,仿佛照亮天际。 11. 拂天:擦过天空,形容高度极高。 12. 风骚:指文学作品中的《诗经·国风》和《离骚》,泛指文学创作。 13. 三箇地:即“三地”,指天、地、人,这里是说郑师易的诗才可与杜甫、石曼卿相提并论。 14. 诗仙:对诗人极高的赞誉,这里指杜甫和石曼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石介赞扬郑师易的诗才并表达自己对其作品的喜爱之情。首联中,诗人提到少陵(杜甫)的诗歌已经失传多年,而郑师易却能够继承其遗志,继续创作感人至深的诗篇。颔联通过描述听到郑师易的新句时的激动心情,以及品尝其作品时的愉悦感受,进一步表达了对其才华的认可。颈联则强调郑师易诗歌的气势和光辉,仿佛能冲破云霄,引人注目。尾联则以鼓励的口吻期许郑师易在诗歌领域取得更高的成就,成为与杜甫、石曼卿等诗坛巨匠并肩的诗人。整首诗情感热烈,意象丰富,充分展示了诗人对郑师易及其作品的热爱和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石介在颍州为欧阳修幕僚,看到郑师易的诗作后,感慨万千,创作了这首赞美郑师易诗歌风格的诗篇。此时,正值范仲淹、欧阳修等倡导的北宋古文运动时期,以恢复儒家道统、批判浮华文风为己任。 当时石介自己的人生经历也不平凡。他在少年时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务农,成年后发愤读书,连中解元、进士,进入官场后积极参与政治改革,推行新政,后因政见不合遭受排挤,被贬谪至颍州。 在这一特殊时期,北宋社会正处于新旧思想的交替期。一方面,承袭晚唐五代的绮靡文风仍有一定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新一批士大夫正在努力推动古文运动的深入发展,崇尚朴实无华的文学风格。石介身处其中,一方面受到传统诗歌的影响,一方面又努力践行着古文运动的精神。这种特殊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使他对郑师易的诗歌产生了深深的共鸣,并以这首诗表达了自己的赞赏和期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