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访栗园有感

标题包含
访栗园有感
游困归来访栗园,栗园树老再生孙。 莫惊头上见白发,拾栗儿童长几番。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石介(1005年-1045年),字守道,一字公操,号徂徕先生。北宋时期著名学者、政治家。 石介出生于山东兖州奉符县(今山东泰安)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以《周易》、《春秋》等儒家经...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访栗园:访问栗子树林的园林。 2. 老:古老,有很长历史的。 3. 再生孙:新生的小栗子树,这里是比喻人的子孙后代。 4. 莫惊:不要惊慌,不用害怕。 5. 见:出现,显现。 6. 拾栗:捡拾栗子。 7. 儿童:小孩,儿童。 8. 长:长大成人。 9. 几番:几次,若干次。
去完善
赏析
《访栗园有感》这首诗是石介游历后的感怀之作。诗中通过游困、访栗、白发和拾栗儿童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在岁月流转、人事代谢中的感慨。 首句“游困归来访栗园”,意味着诗人出游归来,意在寻求心灵的慰藉。这里的“游困”不仅指身体上的疲惫,更暗示了内心的困扰。诗人选择来到栗园,暗示他在这里找到了答案。 次句“栗园树老再生孙”,诗人以栗园之树为喻,展现岁月沧桑之感。树老再生孙,意味着生命力的顽强,亦表明自然界的生生不息。然而,这顽强的生命力恰恰映衬出诗人的无奈与悲哀,他感叹于时光荏苒、生命无常。 三、四句“莫惊头上见白发,拾栗儿童长几番”,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在栗园漫步时,蓦然发现自己的头上已有白发;而身边那些捡拾栗子的孩子们,他们的身影也在不断变换,一代又一代。这两句相互照应,强化了岁月流逝的沉重主题。同时,诗人提醒我们,不必因为年华老去而悲伤,因为这正是生活的常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访栗园有感》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人石介(985年-1045年)所作。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030年左右。当时石介正担任太学博士,面对北宋时期的科举制度弊端和官僚腐败现象感到痛心疾首。他通过这首诗表达出自己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 在诗的创作时期,石介正处于人生的成熟阶段。此前,他曾多次参与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获得官职。直到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年-1032年),他才以贤良方正的荐举方式被任命为太学助教,从此步入官场。然而,在任职期间,石介发现朝廷中存在许多不良现象,如科举制度的不公、官僚的贪污腐化等,这些都让他深感忧虑。 在这个时期,北宋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宋太祖赵匡胤在建立宋朝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试图消除五代十国时期的混乱局面,恢复社会秩序和经济繁荣。然而,随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官僚腐败、土地兼并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民众的生活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石介正是处于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通过对访栗园的感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