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成帝
鬰鬰朱云志不伸,上方宝劒欲生尘。
空留折槛旌忠直,左右何尝去佞臣。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鬱鬱:指高大茂密的样子。
朱云:汉朝人,因上疏建议斩杀权臣而获罪,后来皇帝赦免了他。
上方:天子的居所。
宝劎:锋利的剑。
生尘:指久未使用。
折槛:折断门槛,比喻强谏。
旌:表彰,表扬。
忠直:忠诚正直的人。
佞臣:善于谄媚的臣子。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汉成帝时期的诗人石介的作品。诗中的“欝欝朱云志不伸”描述了朱云因直言敢谏而遭受困厄的情景。上方宝劎欲生尘则是比喻皇帝虽有贤明的意向,但在佞臣的蒙蔽下无法真正实现。
接下来的“空留折槛旌忠直”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朱云忠诚正直品质的赞美,虽然他的谏言被接受但并没有改变现状。最后两句“左右何尝去佞臣”则是对汉成帝在左右佞臣包围下的无奈表达。整首诗通过对朱云的刻画,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正义、公正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石介的《汉成帝》作于北宋时期。此时的石介正处于他的青年时期,风华正茂,胸怀壮志,但科举失利,未能及第。这种人生经历使他对历史中的皇帝有更深刻的理解,对汉成帝的无奈有了更加直接的感受。
在这个时代,北宋正处于内部政权巩固、对外防御契丹和西夏的时期。由于军事上的压力,国家加大对科举制度的重视,以选拔人才为国家服务。然而,石介在这个过程中并未能脱颖而出,这让他对国家政治有了更深的思考。
《汉成帝》这首诗描绘了西汉时期的汉成帝刘骜,他是一位悲剧性的皇帝,受制于外戚权力,无法真正实现自己的抱负。这首诗既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现实的不满。石介通过描绘汉成帝的形象,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对国家政治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