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泥溪驿中作

标题包含
泥溪驿中作
山驿萧条酒倦倾,嘉陵相背去无情。 临流不忍轻相别,吟听潺湲坐到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石介(1005年-1045年),字守道,一字公操,号徂徕先生。北宋时期著名学者、政治家。 石介出生于山东兖州奉符县(今山东泰安)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以《周易》、《春秋》等儒家经...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山中小驿站显得冷冷清清,我在这里喝酒解乏,可惜效果不佳。嘉陵江在一旁默默流淌,似乎无动于衷地离我而去。面对这离别时刻,我不忍轻易道别,于是坐在岸边,一边聆听着潺潺的水声,一边大声吟唱,直到天明。
去完善
释义
"山驿":指设置在山路上的驿站。 "萧条":此处指冷清、寂寞的环境。 "酒倦倾":喝酒喝到感觉疲倦时,将剩下的酒倾倒出来。 "嘉陵":嘉陵江,位于今中国四川省和重庆市境内的一条河流。 "相背去无情":指嘉陵江流水与自己相互背离,表现出无情的态度。 "临流":靠近水流的地方。 "轻相别":轻易地分别、告别。 "吟听潺湲":指在聆听水声的同时低声吟咏。 "坐到明":一直坐到天明。
去完善
赏析
石介的这首《泥溪驿中作》描绘了他在泥溪驿中的所见所感。首句“山驿萧条酒倦倾”描述了驿站环境的寂寥以及诗人内心的疲惫。次句“嘉陵相背去无情”则表达了诗人与嘉陵江之间的微妙关系,江水无情地流向远方,而诗人在此驻足观望。 接下来的两句“临流不忍轻相别,吟听潺湲坐到明”,诗人以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他的离愁别绪。他面对着流淌的河水,却无法轻易地离开;于是他选择在江边坐下,倾听着水流的声音,直至天明。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诗人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泥溪驿中作》是北宋文学家、政治石介在公元985年所作。此时,石介因参加科举考试而旅居在外,来到泥溪驿这个偏僻的地方。在这首诗中,他以泥溪驿为起点,表达了思念故乡、怀念亲人的深切情感,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许。 在这一时期,石介正处在他人生的转折点。他刚刚离开家乡,为了追求功名,踏上了漫长的科举之路。这种人生际遇使他对故乡和家人有着深厚的感情,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担忧。 在石介所处的时代,即北宋初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这激发了无数知识分子投身科举,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然而,科举之路充满艰辛,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奋斗和努力,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因此,许多士子在科举期间会感到孤独、迷茫和焦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一个年轻的知识分子离家赴京,参加科举考试,途中在泥溪驿这个小地方停留。诗人通过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许,表达了他在这个特殊时期的复杂心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