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安道登茂材异等科

标题包含
安道登茂材异等科
尝言春官氏,设官何龌龊。 屑屑取于人,辞赋为程约。 一字竞新奇,四声分清浊。 矫矫迁雄才,动为对偶缚。 恢恢晁董策,亦遭声病落。 每岁棘篱上,所得多浮薄。 嗟哉浮薄流,不知王霸略。 六经挂东壁,三史束高阁。 琐琐事雕篆,区区衍述作。 随行登一第,谓身翥寥廓。 趋众得一官,谓身縻好爵。 栖栖咫尺地,燕雀假安托。 汲汲五斗米,鴈鹜资饮啄。 壮哉张安道,少怀夫子学。 三就礼部试,不肯露头角。 耻用众人遇,羞将一赋较。 甘心搨翼归,志怀本卓荦。 三贤文章师,儒林推先觉。 百鸟声喈喈,独能辨鸑鷟。 玉石方混混,独能识至璞。 荐之于天子,此材堪轮桷。 遂得望清光,三接近帷幄。 僚友视万乘,器宇诚岳岳。 愿乞数刻景,古今可扬榷。 纵横三千言,得隽如夺矟。 上下驰皇王,周旋骋礼乐。 远推灾异源,上究星文错。 直言补王阙,危论针民瘼。 天子览其奏,嘉赏为嗟愕。 既叹相见晚,且言同时乐。 一命校秘书,恩泽优且渥。 追惜汉武世,仲舒道硗确。 再念文宗朝,刘蕡命蹇剥。 有才无其时,徒抱此诚悫。 吾君嗣丕基,百王慙景铄。 万物蒙休嘉,四夷奉正朔。 贤良得其时,才命不相虐。 一谒乃大遇,君臣无隔膜。 我贺吾君明,取士得英卓。 我贺吾道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石介(1005年-1045年),字守道,一字公操,号徂徕先生。北宋时期著名学者、政治家。 石介出生于山东兖州奉符县(今山东泰安)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以《周易》、《春秋》等儒家经...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春官氏:指汉代掌管教育的官员。这里借指科举考试的主考官。 2. 设官何龌龊:形容主考官选拔人才的标准过于琐碎,不够大气。 3. 屑屑取于人,辞赋为程约:意为过分注重诗词歌赋的创作技巧,而忽略了真正的才华和能力。 4. 一字竞新奇,四声分清浊:形容考生过分追求文字的新颖和音韵的协调,忽视了作品的思想内涵。 5. 矫矫迁雄才,动为对偶缚:指有才华的人被形式主义的对仗束缚,无法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 6. 恢恢晁董策,亦遭声病落:意思是即使是晁错和董仲舒这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也会因为音韵问题而被淘汰。 7. 每岁棘篱上,所得多浮薄:每年科举考试中,得到青睐的多是那些华而不实的浅薄之辈。 8. 六经挂东壁,三史束高阁:讽刺应试者只知道背诵经典,而对经典的真正含义并不理解。 9. 琐琐事雕篆,区区衍述作:指应试者只会关注琐碎的文字游戏,而缺乏真正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10. 随行登一第,谓身翥寥廓: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的人,往往以为自己已经飞黄腾达,其实不过是虚幻的虚荣。 11. 趋众得一官,谓身縻好爵:指许多人在众人瞩目下得到了一官半职,自以为身价百倍,实则被名利所困。 12. 栖栖咫尺地,燕雀假安托:讽刺那些身在高位却无所作为的人,他们只能像燕雀一样寄居在朝廷这方寸之地,并无真正的才能。 13. 汲汲五斗米,鴈鹜资饮啄:描述那些庸碌之人为了五斗米的生活而奔波劳碌,如同鸿雁和水鸭一样只关心吃喝。 14. 张安道:即张方平,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历任翰林学士、参知政事等职。这里以他为榜样,赞颂他的才学和品德。 15. 三就礼部试,不肯露头角:指张方平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并不愿意去迎合当时的形式主义风气,而是坚守自己的原则。 16. 耻用众人遇,羞将一赋较:表明张方平不愿意与那些热衷于攀比诗词歌赋的文人同流合污。 17. 甘心搨翼归,志怀本卓荦:形容张方平虽然科举失利,但并不气馁,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抱负。 18. 三贤文章师,儒林推先觉:称赞张方平等三位文学家的才学和人品,认为他们是儒家文化的杰出代表。 19. 百鸟声喈喈,独能辨鸑鷟:比喻在众多文人中,只有张方平等少数人能识别出真正的人才和价值。 20. 玉石方混混,独能识至璞:形容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中,张方平等人独具慧眼,能够发现那些尚未被世人认识的优秀人才。 21. 荐之于天子,此材堪轮桷:赞美张方平的识人之明,他向皇帝推荐的人才都是栋梁之材。 22. 遂得望清光,三接近帷幄:描述张方平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成为了朝廷的重臣。 23. 僚友视万乘,器宇诚岳岳:形容张方平在朝中的地位和威望,他的气度和风范让人敬畏。 24. 愿乞数刻景,古今可扬榷:表示希望能在张方平的领导下,探讨古今之事,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5. 纵横三千言,得隽如夺矟:形容张方平的才学横溢,就像在战场上夺取敌人的长矛一样,无人能敌。 26. 上下驰皇王,周旋骋礼乐:描述张方平在朝堂之上,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建言献策,推动礼仪教化的实施。 27. 远推灾异源,上究星文错:指张方平深入研究自然灾害的原因,以及天文现象的规律。 28. 直言补王阙,危论针民瘼:赞扬张方平敢于直言进谏,指出皇帝的失误,同时也关注民生疾苦,提出解决之策。 29. 天子览其奏,嘉赏为嗟愕:表示皇帝看到张方平的奏折后,对他的才干和忠诚感到惊喜和敬佩。 30. 既叹相见晚,且言同时乐:皇帝感叹与张方平的相知相识太晚,同时又庆幸自己身边有这样一个得力的助手。 31. 一命校秘书,恩泽优且渥:指皇帝任命张方平负责管理宫廷藏书,给予了丰厚的恩宠和礼遇。 32. 追惜汉武世,仲舒道硗确:怀念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的思想学说影响了整个社会。 33. 再念文宗朝,刘蕡命蹇剥:回顾唐代文宗时期,刘蕡虽有才学,但因命运多舛而无法施展抱负。 34. 有才无其时,徒抱此诚悫:感慨有才学的人如果生不逢时,也只能空有一腔赤诚。 35. 吾君嗣丕基,百王慙景铄:歌颂当今皇帝继承了大统,使得历代皇帝都自愧不如。 36. 万物蒙休嘉,四夷奉正朔:表示在当今皇帝的治理下,国泰民安,四海宾服。 37. 贤良得其时,才命不相虐:强调有才能的人在合适的时候能够得到施展的机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8. 一谒乃大遇,君臣无隔膜:赞美皇帝对待贤才的态度,使他们能够毫无阻碍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39. 我贺吾君明,取士得英卓:祝愿皇帝能够继续选拔和重用英才,使国家更加强大。 40. 我贺吾道行:期望儒家的道德伦理能够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实践。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与哀悼的诗。诗中首先痛批了当时科举制度的弊端:过分强调辞赋的华丽和音韵的和谐,使很多有真才实学的才子无法通过这种方式脱颖而出。接着作者通过对张安道的赞扬,表达出对有真才实学的人应该得到认可和尊重的态度。诗的后半部分则以“愿乞数刻景,古今可扬榷”开始,表明作者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来彰显历史的真相。而接下来的“纵横三千言,得隽如夺矟。上下驰皇王,周旋骋礼乐”则表达了作者的理想,他希望能以自己卓越的才能辅佐君王治理国家,从而使国家更加强大。最后,诗歌以作者对国家未来充满信心,以及对人才选拔制度的热切期盼作为结尾。整首诗不仅揭示出了当时社会的问题,也展示出了作者本人崇高的理想以及深厚的人文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安道登茂材异等科》是北宋时期著名学者、政治家石介的作品。石介生于公元996年,卒于公元1045年,字守中,山东泰安人,被誉为“徂徕先生”。他的诗词豪放,才情横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北宋时期,科举制度已经非常成熟,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石介以他的才华和学识通过了科举考试,进入朝廷为官。然而,他在政治生涯中并不得意,由于与当时的权臣意见不合,多次遭受贬谪。尽管如此,石介始终保持着高尚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关心民生,关注国家大事。 石介生活在北宋中后期,这是一个社会矛盾逐渐激化的时期。一方面,北宋政权稳固,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另一方面,腐败现象严重,民不聊生,社会动荡不安。石介身为官员,深知民间疾苦,他通过自己的诗词作品,表达出对民众生活的关切和对社会问题的忧虑。 在这首诗《安道登茂材异等科》中,石介通过对友人的赞美,表达了对自己才能的自信以及对科举制度的认可。然而,他并没有被名利所迷惑,而是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关注国家的命运和民众的福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